为了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探索精神。10月15日,宁夏大学张玲教授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研一学生一行13人来到西夏区第十小学,开展了为期半天的人工智能课程进校园活动。
课程主要有两个活动,“小车快跑”通过使用鲸鱼积木完成小车搭建,由鲸鱼编程软件实现让小车自动跑起来的功能,同时了解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积木搭建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简单的编程提升了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自动道闸”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自动道闸场景,让学生了解自动道闸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通过增加红外测距传感器等元素,进一步拓展项目的复杂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学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同学们的语言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人工智能课程很有趣,小组同学共同参与完成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更让我们在其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此次人工智能课程进校园活动对于西夏十小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益且有趣的一次体验。通过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未来,西夏十小将持续开展与大中院校的合作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同学们接触与了解更多的前沿科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END
编辑:许 静
撰稿:盛巧霞
审核:王静涛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