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Maksim Rudnev,Igor Grossmann在评判智慧时,人们普遍将智慧与两个核心维度——反思取向和社会情感意识紧密相连。
设想一下,你正站在一个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十字路口。一个难得的海外工作机会摆在你面前,但这也意味着你必须与无法随行的伴侣分离。在职业梦想与对爱情的坚守之间,你开始斟酌,究竟如何抉择才是最明智的。是应该冷酷地剖析问题,用逻辑的天平衡量利弊,还是更明智地倾听内心的声音,做出顺应心意的决定?而你的亲友又会如何看待这两种处理方式,认为哪一种更为明智呢?几个世纪以来,“什么是智慧 ”这个古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伟大的思想家。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强调逻辑推理的价值,到中国圣人孔子看重道德品质与社会和谐,人类对智慧的追求从未停歇。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对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挑战和艰难抉择,智慧的追求更显其现实意义。作为社会性生物,我们时常向他人寻求指引与启迪。我们聆听我们敬仰的领袖的教诲,接受导师的指导,从伙伴那里获得支持。明智的人与不明智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是我们愿意追随、投票支持并努力效仿的榜样。当遇到类似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往往会向那些我们认为是智慧典范的人求助。我们可能会在心中自问:“耶稣会如何选择?”然而,智慧究竟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人们认为哪些特质是智慧判断的核心,这种认知在全球范围内是否存在差异?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同事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共有来自16个文化群体的2707名参与者加入了这项研究,他们来自摩洛哥、秘鲁、日本、斯洛伐克、印度、加拿大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向他们展示了10个人的口头描述,包括科学家、政治家和教师等角色,并要求他们根据19种处理复杂情况的方法(这些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对这些人物进行比较。例如,参与者需要将“摩根博士”——一位通过收集植物、动物和人类信息来了解世界的科学家,与“亚历克西斯”——一位教育12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学的教师进行比较。他们需要判断在做出困难选择时,谁更有可能“先思考后行动”“逻辑思考”“考虑别人的观点”(以及其他16种处理复杂情况的方法),并对每个人和自己的智慧程度进行评分。我们对这些比较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参与者在判断这些假定人物的行为和情感时所依赖的潜在维度,并计算了他们在推断这些人物的智慧时所赋予这些维度的权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评判智慧时,人们普遍将智慧与两个核心维度——反思取向和社会情感意识紧密相连。反思取向,常被视为“聪明”的代名词,涵盖了逻辑、理性、情绪管理以及对过往经验的运用。想象一下,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整天待在实验室里研究宇宙的奥秘,仔细分析数据并根据证据得出结论。这个人就是智慧中反思行为的体现。而社会情感意识,则涵盖了对他人的关怀、倾听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灵活性。那位富有同情心的教师,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深入理解每位学生的独特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他们的不同挑战,这无疑诠释了智慧的社会情感维度。研究发现,这两个维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人们对智慧角色的评判。当假设人物在这两个维度上均表现出色时,参与者更倾向于将其视为最具智慧的人物。我们还想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些智慧维度的态度会有什么不同。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智慧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之中。许多研究人员强调了“东方 ”和 “西方 ”智慧概念之间的差异。例如,中国文化中假定的集体主义往往归因于儒家和道家传统,它们非常重视社会和背景意识。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往往与古希腊和罗马哲学家的分析性思维以及启蒙运动的智慧、理想有关。因此,我们原本预期会观察到东西方智慧概念间的显著差异。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地一致。在全球范围内,无论身处何方,人们在评估自己和他人的智慧时,对这两个关键维度的权重赋予都大致相同。我们认为,这种共性可能源于“出人头地的需要”和“和睦相处的需要”,一些学者将这两种需要称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认识到谁有能力,谁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这些品质与智慧的反思取向维度是一致的。与人相处需要具备与智慧的社会情感意识层面相关的能力。在研究的另一部分,我们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智慧与假设人物进行比较,结果揭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人们普遍认识到自己在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认为自己的反思能力不及最聪明的人。然而,在自我评估社会情感意识时,他们往往给予自己高度评价,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优于大多数人。这种跨文化的一致性再次让我们感到惊讶。以往研究认为,过度自信于自己的社会情感意识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征。但我们的数据显示,这种偏差同样存在于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和摩洛哥等非西方国家中,这再次打破了人们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固有认知。我们认为,这种自我认知上的普遍偏差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收到的关于自己在两个智慧维度上的反馈的差异。由于学习成绩和职业结果会不断迫使我们调整自我看法,因此要想保持对自己反思和分析能力的夸大认识要难得多。然而,就我们的社会情感意识而言,迫使我们调整膨胀观点的客观反馈形式较少。想象一下,一位自我感觉良好的经理,他坚信自己充满爱心、平易近人,这得益于他实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即使偶尔听到一两句负面评论,他也可能轻易地将其忽视或淡化,相比于面对考试失败或工作被拒的严峻现实,这样的负面反馈显得微不足道,更容易被他的自我认知所屏蔽。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抽出片刻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智慧。我们的行为是否真的体现出了智慧?在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平衡理智与同情的呢?通往智慧的道路,无疑是一条极具个性化的旅程。它源自对我们个人经历、文化背景以及我们所敬仰的智慧典范的深刻反思。然而,在判断他人在这条智慧之路上所处的位置时,似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视角。无论我们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似乎都在通过这个共同的滤镜来审视他人。这表明,尽管我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各具特色,但在评判他人的智慧时,我们却能够跨越文化和地域的界限,达成一种共识。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
1. Rudnev, M., Barrett, H.C., Buckwalter, W. et al. Dimensions of wisdom perception across twelve countries on five continents. Nat Commun 15, 6375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294-0
2. Varnum, M. E. W., Grossmann, I., Kitayama, S., & Nisbett, R. E. (2010). The Origi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The Social Orientation Hypothesi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 9-13.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09359301
3. Abele, A. E., Ellemers, N., Fiske, S. T., Koch, A., & Yzerbyt, V. (2021). Navigating the social world: 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el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Psychological Review, 128(2), 290–314. https://doi.org/10.1037/rev0000262
4. Grossmann, I., Karasawa, M., Izumi, S., Na, J., Varnum, M. E. W., Kitayama, S., & Nisbett, R. E. (2012). Aging and Wisdom: Culture Matte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0), 1059-1066.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2446025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邮箱:2829023503@qq.com
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