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船:王逊与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
王涵 口述 ;段牛斗、王瑀 整理
精装双色,431页,98元
ISBN:978-7-108-07877-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5年1月
这是一部中国美术史学科奠基人王逊先生的学术评传。王逊先生(1915—1969)在社会激变中转益多师,选择经由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直至专治中国美术史的学术道路。作为20世纪的重要知识分子和新中国文化建设中罕有的枢纽型人物,他践行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力图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整理研究文化遗产,开创了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史学科体系。
口述者在王逊先生身后片纸无存的情况下,历经30多年的搜集整理,出版了约300万字的《王逊文集》《王逊年谱》等6部著作,尽可能还原了这位曾被遮蔽和遗忘的重要学人的著作和生平,为研究新中国美术和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发轫、发展提供了大量珍稀史料和新的视角,这项工作被学术界誉为“美术史的考古学”。
作为曾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美术家,王逊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代表着他本人或一群人的艺术理想、代表着前人努力探索过的一种方向,他的悲剧性命运亦不乏值得总结和分析之处。这些,也许是这本小书存在的一点意义。
——王涵(本书口述者)
人们不可把自己灵魂的居所只当作私自的占有品。人们要把它当作一个世间的奇瑰的创造。上帝造成宇宙,人们也造着宇宙,为他的灵魂之所居。
——王逊
王 涵——口述
段牛斗 王 瑀 整理
王 涵 文化学者,艺术鉴赏家,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教育及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编著有《中国历代书院学记》《王逊年谱》《王逊文集》。
段牛斗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讲师
王 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研究员
目 录
为了永不失忆(代序)/ 余辉
写在前面 / 王涵
一 学术酝酿期:早期经历和学术理想
“抱书远逊”
青少年时代:启蒙、救亡的双重变奏
早期研究:美的理想性和中国艺术史探源
蔡元培与现代美术史学进入中国
二 学术积累期:西南联大的从游生活
流亡到南岳
第一届研究生
联大任教
师友交游:以“树勋巷5号”为视角的观察
美术史研究
三 学术作用现实:工艺美术的研究与实践
一段前史:特种工艺复兴运动
主持清华文物馆
景泰蓝改造和国徽设计
建国瓷设计与工艺美术展览
工艺美术研究
四 学科体系创建:新中国的美术史学科
清华艺术史学科的筹设
民族美术研究所的学科奠基工作
不得不说的“国画论争”
主持制订美术学科远景规划
创建美术史系
五 灵魂的居所:一部经典的中国美术史
50版《中国美术史》
60版《中国美术史稿》
“王逊美术史”的几个特点
附一 关于王逊遗著搜集整理的访谈
附二 王逊参与展览一览表
人名索引
专名术语索引
后记
写在前面
文丨王涵
30年前,清华大学重新筹建文科时,聘请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回清华主持。李先生在接受访谈时,特以王逊创建美术史学科为例,说明中国很多人文学科都肇起于清华。
实际上,王逊还不只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创建者。在梁思成、林徽因等前辈眼中,他既是出色的哲学家、美术史家,又是历代工艺美术的鉴赏家和评论家,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他还是新中国艺术、文博领域一位卓越的引领者和拓荒者,许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文化机构,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敦煌艺术研究院、清华北大等高校博物馆,初创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尤其是在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他是徐悲鸿、江丰、吴作人等几任院长都极为尊重的学术顾问,更是几代美术家心目中学识渊博的“问不倒”先生……他多方面的才华和劳绩,随着1957年的反右和1969年的英年早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对我个人来说,王逊是家族中一位从未见过的长辈,我出生那年他就去世了。知道这个名字已是在他去世10年后举行的追悼会上,记得那天去了很多人,黑压压挤满了会场,不少人含泪啜泣着。追悼会结束,天空中忽然降下大雪,鹅毛般的雪片恣情地飞舞着,我跟随家里几位长辈在漫天的风雪中走了几站地,长辈们一路无话。
王逊死得凄凉。吴作人夫人萧淑芳日记中记载着:1969年3月19日,中央美院军工宣队对关押在“牛棚”中的最后8个“牛鬼蛇神”做出审查结论,王逊的“结论”是:“特务问题,交待模棱两可,要更好交待。反动学术权威,监督使用,以观后效。”结论宣布后,被拘押了半年之久的8个人终于获准回家,此时王逊的肺气肿病已很严重,呼吸困难,时时喘不过气来,他拖着病体十分艰难地走回京新巷(罐儿胡同)家中。第二天,居委会发粮票,邻居黄永玉的女儿去他屋里取粮本,发现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脸都绿了”,于是赶忙叫来黄永玉夫人:“妈妈,王伯伯好像不行啦,快来,快来!”她们又打电话叫回正在上班的王逊夫人张曼君,几个人把王逊抬上一辆三轮车,送到了协和医院(当时称“反帝医院”)。医院因他“右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的身份不予收治,只得又送回来。就这样支撑到第三天——3月21日傍晚,病情进一步加剧,再往医院送,半路上人就没了,终年仅53岁。多年后,黄永玉提及这段往事时叹息道:“他就这么死了,这么有学问的人!”
在那个特殊年代,王逊的骨灰甚至也无法保存。家属将他遗留下的书籍手稿全部送到了他生前的工作单位中央美院。大量藏书据说是被卖到了旧书店,王逊生前自己装订得整整齐齐的手稿则装满了几麻袋,长时间堆放在美术史系的资料室里。“文革”结束后,这批手稿忽然不翼而飞,至今杳无下落,这也成了学术界一直议论纷纷的一桩“公案”。
也由于这个原因——或许还有其他更复杂更隐晦的原因,王逊遗著很长时间无法正常出版。他的一些学生倾尽所能搜集整理他的著作,也有人千方百计阻挠他的著作出版。这正像我们所能了解的“历史”,向来都是不同力量竞争的结果。历史上大量的史实——这里姑且称之为“碎片”,都被有意无意地屏蔽排斥在集体记忆之外,无意的可以称为“集体失忆”(collective amnesia),有意的则属于“集体遗忘”(collective forgetting)。在出于某些目的做过筛选的集体记忆中,“遗忘”(forgetting)通常是前人的主动行为,并非是“失忆”(amnesia)的结果。因此,这些未被保存和记载下来的碎片,除了可以修复历史记忆的缺失,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前人何以选择遗忘,即使它们最终无法进入集体记忆,至少也提供了个体记忆的新视角,在历史的沉积旋回(cycle)中获取一些感悟。
作为曾在新中国美术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美术家,王逊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代表着他本人或一群人的艺术理想、代表着前人努力探索过的一种方向,他的悲剧性命运亦不乏值得总结和分析之处。这些,也许是这本小书存在的一点意义。
我从1980年代开始搜集与王逊相关的各种碎片——他的旧讲义、他散落在报刊的遗作、他参与的各种活动、与他交往过的人的口述或文字回忆……这些碎片有的是从积满尘土的旧书店里翻检出来的整部著作,也有偶然发现的零星手迹,更多则来自各种旧报刊、老照片、旧档案、会议记录、书信日记、门票请柬、展览说明等,过程漫长而艰巨。对我来说,任何有关这个人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它们点点滴滴拼缀在一起,不断扩充着我对这个人、他所经历的时代和社会的认知,这些碎片渐渐拼合起来后,这个逝去多年的历史人物才又重新浮现了出来。
这个拼合出来的人是否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王逊,我不敢说。这项工作有点像刑侦部门做模拟画像,除了依据在场者提供的碎片信息,也很考验画像者的个人阅历及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除此以外,任何个体都必然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不可能脱离身处的环境,孤立地生长出这个人,形成他的思想观念,这是个体的社会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每一个体又有其特殊性,他有自己一些独特的东西、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对此,王逊本人也说过,要区分历史人物的思想当中,哪些是时代的思想,而不是他个人的,而哪些又是在普遍性当中的特殊性。
王涵
二○二三年韭花逞味时灯下赘笔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本书
王 逊(1915—1969),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中国现代高等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历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教授。在哲学、美学、美术理论、美术史与考古、建筑学、敦煌学、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多个领域都卓有建树。1957 年主持创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为美术史在中国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做出重大贡献。
🕛 王逊学术年表
1915年
6月5日生于北京。
1927年 十二岁
入北京师大附中。美术作品常在校内外展出,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周末参加民主人士蓝公武家的地下读书会,阅读德文原版《资本论》,自命为马克思主义者。
1933年 十八岁
考入清华大学,在大一国文课上受到闻一多先生器重。参加中德学会活动。
1934年 十九岁
入清华国文系学习。加入现代座谈会、社会科学联盟等中共外围组织。
1935年 二十岁
任《清华周刊》编委,加入北方左联、国防文学社、清华文学会等社团。“一二·九”运动中发起北平文艺青年协会,创办《火星》《新地》《国防文学》等文学刊物。
追随邓以蛰先生转入清华哲学系学习美学和美术史,加入中国哲学会。
1936年 二十一岁
因病休学半年。美学论文《美的理想性》《再论美的理想性》发表,诗集《谢了的紫丁香》出版。
1937年 二十二岁
美术史论文《玉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值》收入《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会刊》,加入中国艺术史学会。
“七七事变”后辗转入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二十三岁
西南联大(清华)哲学系毕业,在昆华师范讲授国文、逻辑,任训育主任、代事务主任、图书馆主任。
1939年 二十四岁
考取西南联大首届研究生,入清华文科研究所攻读魏晋南北朝哲学,导师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期间转益多师,与陈寅恪、闻一多、郑天挺、吴宓、冯至、沈从文等师长时相过从,治学方法受联大国文系、历史系考据方法影响,并用语义分析等现代方法研究古代书画理论。
1940年 二十五岁
论文《评福开森氏〈中国艺术综览〉》发表。
1941年 二十六岁
研究生肄业,任云南大学文史系讲师,讲授“形式逻辑”“哲学概论”。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聘为研究编译员。
1942年 二十七岁
与丁则良、李赋宁等组织西南联大“十一学会”。论文《六朝画论与人物鉴识之关系》发表。
1943年 二十八岁
任西南联大文学院哲学心理学系专任讲师,讲授“逻辑”“伦理学”课程。教育部筹设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受聘设计委员。作《美与丑》《表现与表达》等美学论文。
王逊主编
《敦煌藻井图案》
人民日报报道1951年首次敦煌文物展
对敦煌艺术的系统性研究,王逊是先行者。40年代初,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王逊担任敦煌研究所专门设计专员;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敦煌展览由文化部委托常书鸿、王逊筹备;1953年召开的“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研讨会”上,王逊提出,“敦煌的石窟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须载入中国美术史的史册,也要充实到中国美术史的教材中”,较大程度上促成敦煌美术研究的学术化与经典化。
1944年 二十九岁
《云南北方天王石刻记》等论文发表,参加编译的《西洋伦理学名著选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出席《自由论坛》社举办的“中国的出路”座谈会。
1945年 三十岁
在西南联大“五四”纪念大会上作《由赛先生想起的》演讲。
任《观察报》《自由导报周刊》等报刊特约撰述人,发表《中国美术传统》等论文。
1946年 三十一岁
随西南联大复校,任南开大学哲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在南开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
1947年 三十二岁
作《王羲之评传》,现存《王羲之诞生以前》《王羲之父兄考》等零篇。
1948年 三十三岁
参与筹备北京大学博物馆。
论文《红楼梦与清初工艺美术》《几个古代的美感观念》发表。
1949年 三十四岁
主持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复建。加入中国新哲学研究会。
任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哲学系合聘教授,兼清华文物馆筹委会书记、民俗艺术组主任,在清华开设“中国美术品举例”等课程,与清华同人改良景泰蓝、设计国徽并执笔设计方案。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玉石工艺是中国美术史的第一页。王逊认为玉体现了中国人美善合一的理想,一切中国艺术都趋向美玉。玉璧是古代中国最崇高的礼器,在设计国徽时将瑗——大孔璧作为主体图案(后保留下轮廓),以象征新生的共和国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上不断创造发展。
1950年 三十五岁
主持清华文物馆日常工作,承担“建国瓷”设计,参加筹备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展、敦煌文物展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
到中央美术学院兼授“中国美术史”课。参加文化部“雁北文物勘察团”,撰写《云冈一带勘察记》,另有《工艺美术的提高与普及》《大学中的形象教育》等论文发表,提出文物普查及设立文保单位建议。
1951年 三十六岁
与林徽因等组成清华营建系工艺美术组,与邓以蛰组成清华哲学系美术史组。代表清华做《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提出工艺美术指导意见并与北京特种工艺公司合办特艺工厂。
参加筹备的敦煌文物展览开幕。兼文化部文物局鉴定委员。论文《敦煌绘画中表现的中古绘画》《景泰蓝工艺》等发表。
改造后的景泰蓝
建国瓷
1949年起,王逊与林徽因、高庄、莫宗江、李宗津等清华同人承担了景泰蓝改良设计任务,这是新中国工艺美术开展最早的工作,为工艺美术事业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详见本书“景泰蓝改造和国徽设计”一节)。
王逊从美术史研究中提取出“素朴”这一重要概念,指出这是中国独有且最精粹的美感观念,并将之应用于工艺美术设计。设计建国瓷时,他反对明清景德镇繁缛恶俗的宫廷作风,主张从真挚素朴的中古陶瓷、从民间传序了数百上千年的无名小窑中汲取健康的民族审美:“中国陶瓷的世界声誉和对于世界陶瓷工艺的重大贡献与广大影响都得归功于它们,在世界陶瓷工艺界代表了中国的主要不是景德镇而是它们,这些健康的民族风格的创立者和保持者。”
1952年 三十七岁
院系调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讲授“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概论”,承担《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任务。
任建国瓷设计委员,参加筹建故宫陶瓷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为文化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考古工作人员培训班”授课。
1953年 三十八岁
二次“文代会”将改良景泰蓝、设计建国瓷列为新中国成立后美术方面主要成就。
筹备“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主编《北京皮影》《敦煌藻井图案》《中国锦缎图案》等书。主持召开“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研讨会”。
任“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评审委员,参加筹备故宫绘画馆、“建国瓷展览”“楚文物展览”“工艺美术出国展览”。
论文《工艺美术的基本问题》《古代绘画的现实主义》等发表,审订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王朝闻《面向生活》、胡蛮《中国美术史》。
1954年 三十九岁
《美术》创刊,任执行编委。《美术》第8期发表《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引发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画论辩。
民族美术研究所成立,任研究室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筹备“出国工艺美术展览”。论文《美术工艺的制作问题》《夏圭〈长江万里图〉》《出土古文物与美术史的研究》等发表。
1955年 四十岁
中国美协在《美术》等报刊发起国画创作问题讨论,对王逊文章展开争鸣,美协理事会为此举行扩大会议。
任故宫雕塑馆筹备委员。论文《关于概括与具体描写——兼论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敦煌壁画和宗教艺术反映生活的问题》等发表,校订《中南少数民族染织图案》。
1956年 四十一岁
文化部、中国美协连续召开党组会批判王逊学术思想。
为满足高校和文博系统需要,故宫博物院、中央美院分别印行《中国美术史讲稿》《中国美术史讲义》。
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召开,任美术学科召集人,主持制订美术学科远景规划。
主持筹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筹委会主任。
南朝萧绎《职贡图卷》(局部)
旧藏南京博物院、历来著录为唐阎立德的《职贡图卷》,1956年经王逊鉴定为南朝梁元帝萧绎所作,为存世最古画迹之一,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1957年 四十二岁
《美术研究》创刊,任主编。美术史系成立招生。
错划为“右派”,下放到美院图书馆做编目工作。
1958年 四十三岁
美术史系停办。
1959年 四十四岁
编制“艺术图书分类法”,为国内艺术院校长期使用。
1960年 四十五岁
美术史系恢复招生,回系任教,重新编写《中国美术史》专业教材。
1961年 四十六岁
摘掉“右派”帽子。
全国文科教材会议召开,承担“中国古代美术史”教材编写。
1962年 四十七岁
文化部多次组织“中国美术史”教材专家审稿会。
1963年 四十八岁
永乐宫壁画赴日本展出前,受命考证题材,发表《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
在美院开设“中国古代书画理论”课。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局部)
永乐宫是20世纪美术考古的重大发现,其中丰富的元代壁画在绘画史上居重要地位。1963年为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与日方合作,在日本各地举办永乐宫壁画巡回展。王逊受文化部委托,仅用一个暑假完成了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286位天神地祇的形象辨识任务,研究成果《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成为中国道教美术研究的奠基之作,也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范例,为中国学界赢得了世界尊重。美国著名美术史家高居翰惊叹说:“这简直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
1964年 四十九岁
赴怀柔、邢台参加“四清”,教材编写中断。
1966年 五十一岁
“文革”开始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多年积累的书籍文稿在抄家中散佚。
1969年 五十四岁
3月21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