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出版

文化   2025-01-11 11:19   上海  


出版信息

书名:韶响难追:近代的思想、学术与社会

作者:王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12

书号:9787559875815


作者介绍

王锐,祖籍河北秦皇岛市,1987年生于广西南宁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政治史。


内容简介




本书剖析近代中国思想与学术转型中的一些产生深刻影响的问题,透视那些思想学说背后的渊源与流变,呈现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那些复杂而曲折的内容。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大势的分析与对国内问题的分析之间的紧密联系,梳理那些看似相近但却颇有歧异的思想主张。本书试图分析,为什么从晚清以降,中国思想界一直有一股追求国家主义的风气。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国家主义的理解有何异同,这些理解,如何在他们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论述中表现出来。为什么从梁启超主张的“开明专制”,到蒋廷黻倡导的“新式独裁”,都难以真正解决近代中国的各类矛盾与症结。中国历史上官僚政治的大量负面遗产,为什么需要被不断地予以正视与剖析。章太炎在清末呼吁的“恢廓民权”与“抑官吏伸齐民”,为什么会在实践中遭遇如此多的挫折。此外,本书重新梳理1900年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过程,梁启超撰写的讨论世界大势的文章,为什么在近代中国有持续的影响,为什么19世纪普鲁士的道路一度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欣赏。从晚清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对帝国主义问题的关注,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氛围。纵观中国近代史,为什么对外部危机的重视离不开对国内政治与社会矛盾的剖析,为什么不能只反帝,不反封,甚至借反帝来掩饰内部矛盾。





图书目录


引言: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思考


章太炎的革命论及其他

“恢廓民权”与“抑官吏伸齐民”——章太炎政治思想表微

章太炎与曾国藩形象在近代的翻转——兼谈范文澜的曾国藩论

论近代中国的汉武帝评价问题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民本”的近代新诠——对三种不同诠释路径的探讨


“世界之中国”

晚清知识分子的帝国主义论

“灭国新法”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形势的思考

重思蒋廷黻的帝国主义论

现代的辉格史学及其政治想象散论


附录:“以中国为方法”何以可能?——重思“作为方法的中国”


后记



后记

本书是我近两三年来关于相关主题的文章结集。近代以来,中国人一方面从不同角度回顾、剖析、检讨、阐述中国的历史与传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的政治、社会与经济状况;一方面通过汲取新知来审视晚近的世界大势,思索中国在这样的世界局势下应何去何从,而这两个方面的共同指向,则是讨论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许多思想论争、意见分歧、利益纠葛、爱恨情仇,基本上皆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本书打算讨论的,就是在此历史过程中,时人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我觉得这些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关键问题。当然,在今日的某种氛围下,何谓“关键”、是否有必要讨论“关键问题”,恐怕又是一个言人人殊、分歧极大的事情。尽管如此,在我看来,思想史的魅力之一就是不断审视、检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关于历史发展、文明存续与理想秩序的“大哉问”,在回顾前人思考历程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未来那些关系到国家、社会、人民的重要事项。这项工作并不轻松,但应该很重要吧。

由于工作关系,我这几年阅读了一些近代以来中外的史学史。逐渐意识到,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19世纪以来这门学科的发展史,也许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时期实际上(而非表面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氛围与思想意识的聚焦、凝结与放大。即将其以集中的、彻底的、固化的、高浓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对于相关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之特征、内部身份秩序与支配形式,以及由此而生的职业文化,或可顺势理解。

本书所收文章,较之发表时的版本,基本都有或多或少的修订,有些内容甚至有比较大幅度的改写,特此说明。感谢隆进兄接纳本书,感谢佳睿兄的精心编校,衷心祝愿家乡的出版社能越办越好!


王锐

2024年5月于南宁民歌湖畔


(来源:丽娃史学工坊)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学界知名公益平台,学术前沿发布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