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过渡带。这里曾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和历史上繁盛如画的甘青重镇,是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跳板。”——这样的地理和历史定位,衍生出卓尼灿烂夺目的“五大文化”:红色土司文化、洮砚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即日起,卓尼之窗将带着探寻的笔墨和镜头,与你一起重温这些亮眼的文化密码。
“三格毛”娘娘婚礼
巴郎鼓舞(莎目)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巴郎鼓舞正逐渐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连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桥梁,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善巴 阿迦
善巴(藏语义为歌唱宇宙的形成和物种的起源)、阿迦(藏语义为古老的歌)是卓尼藏族在举行婚礼、祭祀、庆典活动时举行的一种演唱活动,是独具特色的卓尼藏族民间歌舞。2008年被列入甘南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月初三至初七,卓尼县车巴沟江车村民间南木特藏戏演出协会在江车村文化广场进行南木特藏戏演出。江车村全体老少身着节日的盛装,携儿带女,到文化广场观看演出。
南木特藏戏的演出,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传承了中华美德,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春节期间的各位群众奉献了一场文化大餐。演出现场,观众观看的津津有味,舞台上的草根演员表演的一丝不苟,不时获得群众的阵阵掌声。
跑马射箭
正月初七,坐落于卓尼县喀尔钦镇西南处的磊族村人潮涌动,人们手拿柏香、烟酒、腊肉、年馍、青稞炒面等祭祀品,聚集在村子大场的白塔前煨桑、放飞隆达,浓浓的桑烟夹杂着龙达飘向远方,放飞祈福的心愿。
祭祀结束后,村里的汉子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射箭比赛。射箭先从本村神事活动的6个领头人开始射,分别是:尼布区西(本村山神替身)、阿尼尼干(达子多山神替身)、阿迦曼巴(装扮的神医)、代那囊(草岔沟庙龙神的替身)、郭热卜(草岔沟龙神的警卫员)、郭给卜(草岔沟龙神的警卫员)、当年的新郎,最后是曼子(跟随装扮反穿皮袄的神医中的一群士兵)射。射中者唱善巴集(意为高兴、求吉祥、求平安,求儿女)。
磊族村每年正月初七、初八举行“跑马射箭”活动,内容包括祭祀、跑马射箭、阿迦善巴、曼巴打拜热(曼巴看病)等,反映了古老的藏族民风习俗,具有很强的观赏和研究价值。近年来,在县文化馆的挖掘研究和努力申报下,该项目于2017年10月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瞻佛节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藏族的晒佛日,每到这一天,卓尼禅定寺分外热闹,信众们都会提早打扫晒佛台,并整装待发,鸣号为“大佛”开道,随后会有数十人信众肩扛“大佛”,这是晒佛前的准备工作。
大佛亮相后,盛大的晒佛节也就开始了,这一天所有的藏族人都会参加,不论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还是抱在手上的婴幼儿,都会穿上盛装,聚集在晒佛台前,三三两两的人逐渐成群,赶来参加晒佛节的信徒越来越多,晒佛台下都是乌压压的人群,远远望去,热闹却不失肃穆。这里是信众们心心念念的朝拜地,对藏族人来说,晒佛是一种仪式,是发自内心的敬仰。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晒佛台上的“大佛”唐卡慢慢铺开,当巨幅的彩绣大佛像,在晒佛台上展开之后,在阳光下显得无比辉煌,随后僧众开始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这一刻万众肃然,心中默念,祈求未来的幸福吉祥。
酥油花灯会
正月十五这天,卓尼禅定寺、贡巴寺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酥油花展。人们白天会到寺院进香朝佛转经,入夜后则在寺院周围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放着彩色酥油捏成风采各异的神仙人物、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无不色彩绚丽、活灵活现,也有精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惟妙惟肖的花草树木,营造出喜乐吉祥、庄严灿烂的宗教氛围。
随着黄昏的临近,大经堂前华灯绽放,制作精美的酥油花在这里集中展示,大经堂外,在四周灯光的照射下,酥油花竞相“怒放”。人们点烧酥油灯进行祝福。花架下,人们赏花观灯,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他日重逢
再品这独韵风情
续写与卓尼民俗的悠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