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是一个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传统与开放在这里兼容互动,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一个城市,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越丰富完整,越能凸现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彰显文化个性。
善巴·阿迦
善巴(藏语义为歌唱宇宙的形成和物种的起源)、阿迦(藏语义为古老的歌)是卓尼藏族在举行婚礼、祭祀、庆典活动时举行的一种演唱活动,是独具特色的卓尼藏族民间歌舞。2008年被列入甘南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善巴”和“阿迦”是卓尼藏族经久不衰的民间歌舞,是卓尼藏族这一特有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文化命脉。
巴郎鼓舞
2003年8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暨第四届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方队表演一等奖,这一殊荣使莎姆舞作为卓尼县独特的藏民族文化被世人所接受,也使它已经成为卓尼县向外倾力展示的一张文化名片。
洮砚制作技艺
洮砚,又名洮河砚、绿石砚,其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镇喇嘛崖、水泉湾一带长约25公里、宽约2.5公里的沟壑、峡谷和悬崖之间。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砚制作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洮砚的雕刻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宋时期,这一点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有着集中体现:如苏东坡的“阅之砺、发金铁”,黄庭坚的“久闻绿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米芾的“石理涩可砺刀”,张耒的“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年”。历经千年的发展,洮砚的名贵使朝中显贵及文人墨客喜爱有加,成为置于案头、藏于手中的心头珍品。
随着时代的迈步和社会的发展,尤其建国70周年以来,洮砚工艺的流派与传承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一大批热爱家乡,钟爱洮砚的能工巧匠们成为洮砚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者。2009年8月,卓尼县洮砚开发协会成立,当时吸纳会员126名。近年来,仅砚石产地洮砚镇就有上百户近千人从事洮砚的加工和销售,并成为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家庭收入的支柱产业。
木雕工艺
卓尼木雕主要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和藏族民间传统工艺为题材,取材于本地优质紫檀木、香柏木和桦木为材料,在构思和设计上按材料的颜色、质地及自然形态因材施艺,雕刻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宗教风格,也有少数民间古典传说雕刻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初的木雕多为佛雕,房屋建筑中也有浮雕、透雕工艺。根据藏经记载:萨迦法王以稀有蛇心檀木雕刻的释迦站像一尊赠献萨迦寺,作为奠基纪念,遂为卓尼木雕的开端。卓尼木雕艺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在造型技术上有新的发展。
三格毛服饰
“觉乃”藏族是一支来自西藏的藏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卓尼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其生活习俗丰富多彩,服饰更具迷人魅力。在服饰文化日益现代化、多样化的今天,“觉乃”藏族妇女服饰还保留着吐蕃时代的西藏农区藏族服饰的特点,可以说是全藏区保留完整的古代服饰及礼仪的“活化石”。这种服饰文化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观赏和研究价值。2010年,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卓尼县藏族妇女的头发都梳成三根粗大的辫子,当地汉语方言中将辫子称为“格毛儿”,所以又俗称其为“三格毛”。觉乃少女跟已婚妇女在梳辫上有所不同,少女们的三根辫子都梳起来,用红头绳扎结。已婚妇女只辫中间一根,且用黑头绳系扎,左右的两根辫子上端蓬松,至腰下才梳成辫子。
土
族
民
歌
卓尼土族民歌,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是流传在甘肃省卓尼县杓哇乡一带的土族民歌,明显地表现出藏、土融合的痕迹。其情歌称为“卡西”,酒歌称为“鲁西”,舞曲称为“格日”。所有歌词均用藏语演唱,仅在部分曲调上保留了土族的独特风格,它也属于藏语民歌的范畴,形成了一幅美妙动人的土族、藏族音乐文化交融的壮美画卷。
“卡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两种。“鲁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
“卡西”的唱词多是生产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抒发种种不同的情感,随感而发即兴唱出情歌。“鲁西”的唱词多是酒宴上助兴的民歌。均为哲理性颇深的格言,语言运用精辟简练、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卡西属情歌,按当地风俗,要在远离村寨的野外演唱,以倾诉爱慕之情为主要内容。鲁西流行于土族的所有村寨,可在一切节日庆典的酒筵上演唱。
走进卓尼县
闯入非遗画卷
洮砚为笔,书写历史
巴郎舞作墨,挥洒风情
觉乃服饰添彩,勾勒民族灵韵
一同品味这醇厚文化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