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科技帮扶三十载  中国科学院助力环江绘就乡村多彩画卷

民生   2024-11-20 18:21   广西  

1994年,中国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对口帮扶政策,开启了对口帮扶环江工作。30年来,中国科学院帮扶团队不断摸索创新,在环江生态移民、石漠化治理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硕果累累,为环江的乡村振兴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漠化治理后的地貌


环江地处我国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原来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是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试点县之一。受特殊地形地貌影响,群众生活水平不高。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的反复研究论证后,率先在环江石漠化地区推行替代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种草17.6万亩、养殖菜牛13.2万头,为群众人均增收3500-5000元。


中科院专家指导群众种植牧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党委书记谭支良说:“通过牧草的匹配和种植,不仅实现对养分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还与现在发展的环江香牛产业相互匹配。以草养牛,再将牛产生的有机肥还到草地,实现农业和畜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


中科院专家指导农户种植牧草


环江毛南绿峯种养基地管理员谭远望说:“现在牧草在利用率上提高了很多,牛肉的品质也随之提升,一亩就可以养2到3头牛。”


环江毛南绿峯种养基地


下南乡南昌屯是毛南族发祥地,2016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帮扶指导下,南昌屯被纳入“整乡推进”风貌改造项目,开启了打造文旅、农旅融合,绿色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如今的南昌屯流水潺潺,稻香鱼肥,一幢幢依山而建的楼房坐落在山间。古朴的窗栏,青砖白缝的外墙保留着毛南族特有的民族特色。村里的游泳池、公共球场、戏台、毛南族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南昌屯现貌

南昌屯长廊


下南中南村南昌屯村民谭俊康说:“有产业发展以后,我们的年轻人都被吸引回来。大家不仅在家门口有事做,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


平治屯桑蚕种植航拍图


大才乡新坡村以桑蚕和水果为主要产业,其中桑园面积2100余亩。在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全村建设标准化蚕房99间5640平方米,全部接入使用智慧桑蚕云服务平台,同时不断优化桑树品种种植,让科技力量助力村民实现种桑养蚕大丰收。


蚕茧


大才乡新坡村平治屯村民韦介晓说:“以前我们自己养蚕的时候产量低,发病率高,桑树品种不好,一批只有二三十斤。现在中科院专家指导我们怎么种植桑树,怎么预防虫病害,产量高、效益好,一批能有两百多斤。”


中科院指导农户种植桑树


30年来,随着中国科学院一笔笔帮扶资金的落实、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一批批科技人才的相继扎根,毛南山乡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振兴画卷正缓缓展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自治县党委常委、副县长何寻阳表示:“希望未来中国科学院发挥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对环江帮扶工作作进一步优化升级,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全面振兴。”



素材来源:记者/蒙良德 谭华标

编辑:谭雅宏

校对:韦丽硕

审核:卢文斋

监制:蒙宏谯

投稿邮箱:hjrongmei@163.com

爆料电话:0778-8821229

环江融媒体中心出品

环江融媒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主要景区有环江喀斯特自然保护区、黔桂茶马古道、杨梅坳景区、古宾河“天下第一漂”、长美中洲河风光、明伦北宋牌坊、文雅天坑群、牛角寨瀑布群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