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科学院定点科技帮扶环江的30周年,为展示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成效,讲好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情怀与奉献精神。近日,新华社、中新社、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受邀走进环江,一同见证科技工作者在毛南山乡大地上谱写的时代赞歌。
座谈会现场大才乡平治屯采访
采访中,媒体记者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和实地采访等方式,谈变化、问成效,用镜头、脚步和笔尖探寻中国科学院科技工作者在毛南族整族脱贫、西南生态脆弱区精准扶贫、产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动人故事。
媒体记者听介绍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实施科技帮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干部派遣、成果转化等方式开展科技帮扶工作,积极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1994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派遣曾馥平同志到环江开展扶贫工作。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帮扶团队不断摸索创新,在生态移民模式、石漠化治理以及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培育等方面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扶贫模式,为环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地探访现场实验现场
通过实地采访拍摄,媒体记者对科技帮扶呈现出来的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充分发挥所在媒体平台优势,全力宣传科技帮扶在环江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更多的人了解环江、走进环江、支持环江。
媒体记者采访村民
湖南网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易领高说:“我第一次到环江是在十年前拍摄扶贫题材纪录片。十年过去,这里变化太大了,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上,生态环境的恢复、特色产业的发展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这次集中采访,虽然时间紧战线长,我们还是收获了一大批丰富的、有趣的、生动的素材。”
田间讲解如何种植牧草
中国科学报记者赵宇彤表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环江生态环境非常好,跟二十年前的石漠化景观有很大的提升。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在中国科学院近三十年的帮扶里,当地居民通过科学的方法种草养牛、种桑养蚕系列的产业提升,带动了本地人均收入和生活状态的改善。”
下南乡牛场
此次采访活动,让媒体记者全方位、多角度、沉浸式地感受到科技帮扶带来的成就和累累硕果,并及时推出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进一步推进环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