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热衷幼儿园“抢跑” 幼小衔接这样做更科学

民生   2024-11-14 15:32   广西  






从“消失的幼儿园大班”到屡见不鲜的提前学“汉语拼音”“珠心算”,从幼儿园“小学化”到抢跑“幼小衔接”……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学前教育阶段超前学、“抢跑”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近日,有媒体曝光上海一所幼儿园被曝出在中班阶段即开始分科进理科班,学习内容为PRE-AMC(美国数学竞赛预备课程),并在周末开设面向所有孩子的周末班,涵盖小托福、袋鼠数学、AMC8/10/12、托福、雅思等课程。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这一做法严重违背了儿童成长规律,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11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以应对教育“抢跑”及幼儿园“小学化”等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究竟如何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今天,小编就和您聊聊这个大家熟悉又关心的问题。


1

“抢跑”的背后,折射父母的焦虑感


幼儿园“小学化”表象背后,是家长深深的教育焦虑。曾有家长在网上吐槽孩子刚上幼儿园大班,就被要求学习拼音、算术,孩子每晚都要完成作业,累得眼泪汪汪。这位家长虽心疼,可又担心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进度,只好硬着头皮陪孩子熬夜学习。如此场景,绝非个例,而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儿童发展有自身规律,打破规律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还处于儿童时期,就让他们过早地学习几年以后才能接触的内容,并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反而会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丧失对知识的新鲜感,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兴趣。


2

不要停留在“禁止”上,要在各层面积极作为


如今,教育部表示将对“抢跑”现象加强治理,从政策层面明确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可谓一剂猛药,但这剂药真正起效,还需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教育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这不仅要靠定期的检查和处罚,更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通过家长反馈、社会监督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的监管网络。同时,还应加大对违规机构的曝光力度,让“小学化”教育无处遁形。
其次,相关方面要对家庭教育多些引导和干预,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比如,可通过公益讲座、线上课程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明白“拔苗助长”的危害;尝试为家长提供更多可及的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帮其缓解教育焦虑。
其三,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主阵地,更应坚守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真,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如,可通过游戏化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

3

让孩子拥有这些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在儿童时期,让孩子拥有这些习惯、能力可比学习成绩重要多了。

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包括作息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孩子在早期养成了正确的生活习惯,后面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简单不少。


从小就乐于读书的好习惯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同学习应该是一件终身的事情。终身学习的基础就是要有阅读习惯,自发地从各种书籍里汲取营养。


良好的抗挫折习惯

作为父母,应该通过积极的引导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让孩子们明白: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一切困难都会烟消云散。


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习惯
求知欲和上进心,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具有一定独立生存的好习惯
父母应从吃喝拉撒睡玩运动等作息规律培养;也要学会照顾自己、整理内务,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更要培养孩子在学校、自然、社会、公共场所中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如让孩子爱上奔跑的过程。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全民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绘制出一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蓝图,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童真未来。




素材来源:新华网 民生周刊 中国教育报

编辑:韦丽硕

校对:谭雅宏

审核:卢文斋

监制:蒙宏谯

投稿邮箱:hjrongmei@163.com

爆料电话:0778-8821229

环江融媒体中心出品

环江融媒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主要景区有环江喀斯特自然保护区、黔桂茶马古道、杨梅坳景区、古宾河“天下第一漂”、长美中洲河风光、明伦北宋牌坊、文雅天坑群、牛角寨瀑布群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