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什么好吃的?说到山西美食,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说别的,光是面食就不只百种,“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话可不是虚传的,单单是面条就有50多种,所以山西面食有“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的说法。在游玩于山西的那几天,对于我这个钟爱面食的人来说,那真是大快朵颐之旅。但这林林总总的面食中,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头脑”。
我们到达太原是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太原的朋友安顿我们住下后,临别时说:“你们先好好休息,明天早餐我们去赶头脑。”听了朋友的话,我主观臆想这“头脑”应该是羊的头和脑,可能是用枸杞或是其他佐料烹制的羊头肉、羊脑之类的,但为什么不是吃“头脑”而是赶“头脑”呢?
第二天,我们带着一种期待和好奇走在太原街头。北国内陆的深秋清晨,已经有一种寒风凛冽的感觉,但朋友的热情为我们驱散了那种冷风如割的寒意。当我们进入经营最正宗“头脑”的“清和元”门店时,店内已经是座无虚席。在排队等候中,我细细地打量着店内的陈设。店内大堂分隔为不同的区域,一般是二、三张餐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而将这些空间隔开的则是仿古的镂空雕花屏风,店内照明的灯具多采用喜庆的红灯笼或是壁灯,在那柔柔的光影中弥漫着热呼呼的酒香和淡淡的膻味,而厨房一侧是热气氤氲,依稀可见厨师们忙碌的身影。
入座不久,“头脑”端上来了。咋看之下,就是一大碗黄澄澄的面糊,内有三块羊肉、几块藕片、几块山药,伴有酒香、焦香;一同端上来的还有腌韭菜和羊肉烧卖。我轻轻地地搅动“头脑”,碗里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舀起一匙“头脑”送入口里,则有一种酒香、焦香、膻味充满了口腔,我慢慢咽下那“头脑”如同有一种神奇的热力沁入脏腑一样,一股暖意从腹中涌上来。朋友关切地问:“怎么样?能习惯吗?”我说:“还好,可以吃的。”
半碗“头脑”下肚,我全身发热并微微有一种醉意。但心里的好奇却依然挥之不去:这一碗荤素俱备的面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称?
可能是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朋友向我们介绍了“头脑”的来历。
“头脑”本质上是一种药膳,原名“八珍汤”,也叫“益母汤”。明亡后,不愿为清朝做官的一代义士、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创制了“八珍汤”,专治母亲胃寒体虚。“八珍汤”由黄芪、煨面、莲藕、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八种食材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据说,吃了傅山发明的“八珍汤”,傅母百病尽消,精神焕发,后来寿至84岁。从此,“八珍汤”之名不胫而走,左邻右舍纷纷上门求方,傅山就把制作“八珍汤”的方子给了附近一位经营羊杂割店的回族老板朵凌峰,并为饭店取名“头脑杂割清和元”。“头脑杂割清和元”这个名字寄寓了“割元、清统治者头脑”的“反清复明”志向。小小的“头脑”原来承载了如此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寓意,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头脑”看似就是一碗面糊加入羊肉、藕片、山药、黄芪、黄酒、酒糟、羊尾油,但却是工序繁多。做“头脑”的师傅早晨5点就得到岗,用全羊汤加黄酒,熬制做“头脑”用的高汤,20分钟后再往汤里加酒糟。而羊肉头一天就得煮熟备好,长山药和莲藕也提前蒸熟,煨面也是用白面提前蒸制三小时备用(不加水,直接蒸面粉)。高汤熬好后,将煨面撒入汤中用力搅动,就成了“头脑”。
朋友说:在太原,不仅做“头脑”的需要早起,吃头脑的同样要赶早。由于头脑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因此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赶早吃头脑,所以也叫“赶头脑”,早年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红灯笼照明就是为方便天未亮就“赶头脑”的食客们。
走出“清和元”,再次走在太原的街头,我浑身热呼呼的,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吹到脸上的风也变得柔和了。这次的“赶头脑”,我们不仅用味蕾体会了太原美食,更用用心灵感受了文化沉淀。作为太原的一道美食,“头脑”像老陈醋一样,散发出山西独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