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春风拂面来
引 言
二
“对联是两行对仗且意联的文字所组成的独立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对仗’,即‘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
引言概述了对联的定义、明确了对联的独立文体地位,归纳了对联文体的基本特征。
关于对联的概念,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中国对联大辞典》条目曰:“楹联,原指张贴或镌刻在楹柱上的对联,即题于楹柱之联。清·褚人获《坚瓠集》:‘赵某自题楹柱一联。’后来,泛指各类对联,成为对联的称,如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应世文件作法详解》:‘贴于柱上或门旁者,谓之楹联。但春联及赠送之联、名胜之联与一般对联,多混称之为楹联。’”《辞源》条目也释之为:“楹联,也叫‘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字数无定规,但两联字数须相等。旧时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旧体诗词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用于楼堂殿阁、皇宫寺庙,民间也以此用于装饰、交际、庆吊。”根据当代联界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引言将“对联”明确地定义为“两行词语对仗且意联的文字所组成的独立文体”。这里有四个关键词:“两行”“对仗”“意联”“独立文体”。
引言明确指出,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对仗’,即‘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这是最为提纲挈领的一句话。它概括、阐明了对联格律中两个最为基本的要求,是对联的灵魂和精髓。从明代李开先的“拘声律,分门类”,到清代汪陞的“字义之死活、虚实,声音之平仄、高下,宜相符也”,再到民国蔡东藩的“字谐平仄,句成对偶,即为形式上之模型”等,历代联家所归纳出的对联格律要求,无一不落到这两个基本点上。实际上,“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则是构成“对仗”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词语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溯其迹,它是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尤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它的作用是营造形式上的整齐匀称、节奏明快的美感,进而与内容相互映衬,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由于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故适宜于构成对偶。就对联文体的范畴而言,所谓“对偶”,是指成对使用的两个语句,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及节律对拍。
例如,题甘肃天水净土寺联:
鱼篮提净土,将好基业编来,两千年里金刚罩;
狮吼震松涛,要旧藩篱打破,十八峰头罗汉拳。
净土寺坐落于群山之间,因广植松树,清风拂来,松涛阵阵,声鸣隆隆,自古有“净土松涛”之妙。此联以“鱼篮”“狮吼”起笔,俱为佛教物象。上联以编织鱼篮而比喻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来,这份“好基业”犹如“金刚罩”深深扎根。“金刚罩”常用来形容佛教理义坚不可摧,其信仰之坚定。下联取意于菩萨所具无上法力,有如狮子吼之威,以此起笔,紧扣松涛鸣响之景致,其威严之状,欲打破“旧藩篱”,表达了佛家无挂碍、得大自在的意境。结句则藉净土寺四围恰有大小十八个山峰,被喻为“十八罗汉峰”,再祭出“罗汉拳”,揭示修佛之人突破旧我、成就无我,一“拳”打出,幡然醒悟的禅机。此联以生动比喻,融入佛理禅机,造词不落俗套,且“鱼篮”、“狮吼”,“净土”、“松涛”,“基业”、“藩篱”,“金刚”、“罗汉”等,遣词严谨考究,讲求“词语对偶”之精美,别具一格。
又如,题秀山县大溪乡酉水风景区联:
村边沽酒,田垄犁春,此间蕴千般画意诗情,骚客寻何彭泽地;
落照归舟,渔歌唱晚,心里收一派山光水色,大溪媲美武陵源。
联语凸显大溪乡酉水风光之优美画面。上联勾勒一幅犁春画,农人在“村边沽酒”、“田垄犁春”,蕴含千般诗情画意,展现田园生活的悠然与勤快;下联描绘一幅渔归图,“落照归舟”、“渔歌唱晚”,自成一派山光水色,赞美景致环境的陶然与惬意。联语遣词朴实无华,却精到细腻,“此间”、“心里”,“千般”、“一派”,“画意诗情”、“山光水色”,“彭泽地”、“武陵源”等,无不展现“词语对偶”之俪陈。
关于“词语对偶”这一要求的本质内容,根据各自的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把握:
(一)古人对偶理论的“字类虚实相对”。古人把汉字总体上分为“实字”和“虚字”两大类,“实对实,虚对虚”即可构成对偶。为了使对偶更为精工,又将实字根据字义细分成诸多小类,且以实字相对为“宽对”,以同小类实字相对为“工对”虚字则又被分成“死”“活”两类,以修饰形容其它字的虚字为“死字”,以表示动作的虚字为“活字”,然后各自相对。“工对”还包括数目、颜色、方位等字的各自相对,以及复音词中双声、叠韵等连绵字的相对。
(二)现代语法学理论的“词性结构相对”。首先,是要求词组短语的结构相一致,如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其次,是要求词语所属的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
(三)现代语义学角度的“类义词相对”。从语义学的角度而言,所有汉语词汇都处在一个由“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相互联系立体分布的“语义场”之中。所谓对偶,就是相同或相近义类的“类义词”的对举。只要上下联相对词语的“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便可以构成对偶,不必论字词句的语法功能与语法结构。例如,在同是名词的情况下,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求相同,即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词语义类的范围越小,字词对偶越工稳,范围越大则对偶越宽泛。
“声调对立”,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循袭中国古代对诗歌及骈文的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令联语在“词语对偶”的基础上,符合于声有低昂、浮切、飞沉之平仄相配,形成平仄协调的格律,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例如,题甘肃渭源首阳山联:
莲峰高耸,义节千秋,推兄让弟传佳话;
渭水长流,贤声一脉,去国存仁耀德辉。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莲峰镇的张家滩村和古迹坪村交汇处,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素以奇秀著称,是古丝绸路上的一颗瑰丽明珠。史传,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兄推弟让,不受王位。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谏阻,及武王灭商后,二人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被后世誉为“仁人义士”之典范。联语以这一典故为主线。起句“莲峰”“渭水”切地切景,然“高耸”“长流”,看似写景,实则藉此凸显其“义节”、赞誉其“贤声”,一段千古佳话,绽放道德光辉。此联思古感今,凝练厚重,寓意高远,而“声调对立”艺术手法的准确掌控,令联语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又如,题北京十三陵水库联:
拦东沙起矫龙,翻腾千万顷鳞波,迁来鸥鹭随云舞;
为北国涵生态,襄助十三陵骏业,赓续精神任梦飞。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昌平区,总库容达8100万立方米,建于1958年,近40万名各界劳动者,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仅用了160天的紧张劳动而完工,堪称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移山造海、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宽阔的水面,倒映群山,一片黛蓝,深邃幽静,给人以“高峡出平湖”之感;而在夕阳映照下,天水一色,开阔无际,凭添一层飘忽不定的朦胧色彩。联语采用多变、畅快的节奏,以高亢的旋律,严格依循“声调对立”的要求,令语意气势奋拔,有助于诠释主题。
引言明确了对联的“独立文体”地位。事实上,惟有一种独立的文体,才可能有其形式上的基本规范;也惟有一种已经发展成熟的文体,才会存在一整套明确的格律要求。“对联”,作为一种形式独特的文学作品,它的格律性成为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根本特征。其实,“对联”这个名称本身就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不能比拟的。“对”,有对称、对比、对立、对等、对偶、对仗等重要意义;“联”,也有联合、联系、联袂、联盟、联结、联想、联通等多种涵义。“对”“联”两个字放在一起,本身就举托起一个对立统一的、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亦充分体现了对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所谓“独立文体”,指不依附于其它文体、独立成篇而存在的文本体裁。它属于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时空条件下长期积淀的产物。文体的构成,既包括表层的文本因素,如阐述手法、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又包括深层的社会因素,如时代精神、民族传统、社会印记、作者风格、交际境物、生活经验等。文体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本内容决定体裁形式,选择、运用哪种文体,取决于表现对象的特点以及作者所采取的具体方式。任何文体的形式都同其一定的表达内容相适应,新文体的产生依赖于新的历史环境,并与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力状况以及人们的表达需求相适应,然而文体一经形成和确定,又会直接影响其所表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制约和要求。各种文体都具有独特的历史形态和表达内容,又有某种在历史上比较稳定的结构方式。这种历史性和稳定性统一的规律,反映了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稳定性保证了文体自身的优良传统被继承下去,是文体发展的一种方向性的定位:而历史性则使文体不断发展、创新,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随着历史文化积淀层趋于丰厚,文体的内涵也会逐渐更新,有时也能相对独立于产生它的社会根源,从而被赋予崭新的表达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各种文体在文学的境界上都有一个演化、涵衍的程序,形成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主流文体的脉络,大致可归纳为所谓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则是对联。
彭由此,作为独立文体,对联必须是独立使用的,凡存在于、附属于诗词辞赋等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并未摘录出来独立使用的对句,不能称其为对联。
例如,唐代诗圣杜甫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诗作前四句写景,描绘的是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即秋季江边的空旷寂寥的景色。后四句则抒情,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遭遇,以及老无所依的“九重悲情”。在律诗中,第三、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称颔联;第五、第六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称颈联。颔联、颈联都是对仗句,但它附属于律诗,没有单独使用,就不能称其为对联。这就是“独立文体”的涵义。
2006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X-62)。简言之,楹联习俗肇始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0年前后),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逐渐形成整齐雅观,格调多变,灵活自由,短小精悍,音韵和谐,艺术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并以其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景联浙里| 海曙诗社楹联清理专项小组 赴天一阁·月湖景区开展楹联专项排查提升工作景联浙里| 发动“楹联侦探团” 争做余杭楹联文化卫士 ——余杭区别开生面开展楹联排查提升工作
景联浙里 | 重要文化场所、地标性建筑、旅游景区楹联常见问题示例分析
主 编:徐吉鸿
副主编:徐燕萍
本期责编:顾盛红
组 稿:张振辉
终 审:郭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