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受到什么是人到中年

健康   2025-01-03 11:36   广东  

家庭情况:


1个孩子,5岁+ 

个人年龄:34岁 

父母年龄:60-70+岁


2024这一年,最大感触是,身体逐渐不如从前,开始出现各种小毛病。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三十而立,步入中年,真老了(物理意义上的)


另外,除了孩子,家里还有六、七十的爸妈们,虽然他们精神尚好,但偶尔的一些小病小痛似乎也在提醒:孩子在长大,而他们正在老去。


如果写日记、拍视频可以记录生活,那在怡禾线上问诊敲打的每一个字,像是记录身体的变化和家人的老去。


同时,这些记录能得到医生的回应,可以说是自己和医生共同记录的“健康日记”了。


翻开这本“健康日记”回顾了下,今年都遇到哪些变化?


1、自己的皮肤问题


本人玫瑰痤疮反复发作,瘙痒发红实在太难受,无论怎么强保湿都于事无补。


想重新使用他克莫司,但稳妥起见,还是先问问专科医生意见。


谢立夏医生不仅告诉我他克莫司是可以用的,还给我提供另外一款可日常维稳的伊维菌素。由于此前使用甲硝唑效果不大,最后尝试新推荐的药,打开了思路。


左为他克莫司软膏,右为伊维菌素

图源:作者提供


2、自己的体检问题


今年在做医美的时候,火眼金睛的皮肤科黄桃源医生发现我眼袋上有一颗睑黄瘤。


箭头指着颗粒为睑黄瘤,实际上是淡淡的黄色

图源:作者提供


黄医生当时建议我先去做做血脂检查,看看血脂有没有问题,如果正常的话那就没太大关系。


于是想起去年买的体检套餐,就顺便问问田建卿医生,除了血脂检查,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田医生告诉我,可以把甲功能、肝功能一起做。


好家伙,结果出来了,血脂倒没什么问题,但甲功能有2项特别高,医生说是桥本甲状腺炎。


因为体检套餐有2次完整的问诊机会,所以我再向田医生发送报告咨询,田医生的意见也一样,目前也没有什么能“治好”的方法。


左为检查报告,右为怡禾线上问诊田医生回复

后面再复查甲状腺b超,结果与判断一致

图源:作者提供


第一次,感到物理意义上的“中年危机”。


3、孩子小鸡鸡突发刺痛


在准备外出旅游的前一晚,孩子睡前突然说小鸡鸡痛。当晚查看换洗的内裤,裤裆还有一丝丝淡淡的血渍。


一想到第二天要外出,但又担心孩子是不是泌尿道感染:要马上吃药吗?要的话,外出路上买药可行吗?……(很多内心独白)


另一方面又觉得已经10点多,为了这个劳师动众去医院好像也没必要,简直左右不是人啊!


想了下,还是线上问诊吧,问到了苏嘉鸿医生。


苏医生引导我一步步回忆孩子白天的表现,当最后问到“小鸡鸡是否有碰撞过”,我也问了孩子,最后竟然问出了:傍晚时,表哥踢了下体一脚。



一切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虽然排除了感染不用吃药让我放下心头大石,但想到孩子傍晚时被“欺负”,我却不知道,又有些委屈和愧疚。


苏医生说,如果是外伤引起的,可以再观察看看。第二天起床,孩子说小鸡鸡不痛了,于是一切结束,也没有影响原定计划的出行。


最后还是非常敬佩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三言两语,就能把小问题搞清楚。


4、老爸登革热


国庆前夕老爸疑似患上登革热,当时第一时间带他去医院了,医院没给做登革热抗体检测,只是做了血常规。医生也说大概率是登革热(因为当时周围登革热疫情非常猛)。于是我们买好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继续在家观察。


虽然烧了5、6天高烧后,终于不再发烧了,但老爸胃口不好,精神也稍微没那么好,我想要不要去医院复查。


于是问了李瑞医生,结果李瑞医生提醒我们:5天前血常规的血小板已经下降,并且考虑到老人家,还是尽快去医院复查一下血小板更好,最后还给退单了。



我不敢怠慢,马上带老爸去医院复查,血小板确实低得有点厉害,门诊医生马上让我们办理住院手续。经过住院观察,还好老爸的血小板上升了,人也开始精神好转了。


这一遭遇真的深深感受到什么是上有老,下有小。


5、孩子奶奶的喘息问题


孩子的奶奶一直以来特别害怕感冒,因为每次感冒之后,自述肺容易“出问题”。


因为孩子在“没有”任何家族史提醒下,确诊了反复喘息,加上经过我长期观察,奶奶感冒特别不舒服时候,似乎都是因为喘息,呼吸费力导致的。再加上天然对感冒的恐惧,可能也进一步增加她的不安。


我就想尝试用孩子的病史,“反向”去判断奶奶的情况。于是决定问问医生,这种情况是否需要考虑反复喘息。


后来问的是喻志芳医生,她也认可我的判断,建议我们去医院做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


至少在去医院之前,我们大概知道检查方向有哪些。


6、自己的心脏问题


突然一天下午,心跳的感觉很异常,好像快要从嗓子眼吐出来,是胸闷之类的感觉。但咳嗽一下或者深呼吸一下之后,那种奇怪的感觉又不见了。


第二天依旧如此,而且频率越来越高,我有点慌了,担心是心脏问题,于是马上去医院做了心电图,心电图倒是一切正常,医生说可能没休息好,让我回去再观察看看。


因为第二天准备出差,晚上身边没人,总怕有什么问题。于是打开怡禾问了苏涛医生,苏涛医生向我解释到:没有什么高危因素的话(年轻人、症状不典型、没有器质性疾病),这种是一般考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和压力过大、休息不足有关。


这下我暂时可以放心了,想想下半年跟上半年区别之一,可能就是孩子报了写字课。


而每周敦促孩子写字的我都非常抓狂:


7、老爸的记忆问题


有一天中午,老爸跟老妈说,早上起来突然忘了他弟弟的儿子(我堂弟)叫什么名字,连我的名字也想了一下才慢慢想起来。


这下让我有点害怕了,我担心会不会是阿尔茨海默症,想着要不要去医院做什么检查?于是问了胡晓琴医生。


胡晓琴医生告诉我,这种可能是小中风的情况,建议我们完善头颅磁共振、记忆量表、维生素B12浓度等检查。


于是下午火速带老爸去医院,但当地医院只能开CT检查。


趁着还能追问,我把CT报告上传给胡医生,胡医生说虽然CT报告无异常,可以排除大的脑梗病灶,但还是建议我们做头颅磁共振,这种检查会查看得更仔细一点。


后面老爸好像也没什么那么强烈再做检查的想法,我们也就此作罢,继续观察看看。


我想,年老是真挡不住了,能做的,还是多跟老爸聊聊天,聊聊他喜欢的“养生”吧。


本年度所有问诊记录


图源:作者提供


身体变化的痕迹,也许会具象化成一张张体检结果、医院账单、药品清单。


但它们只是结果,作为普通人,我们似乎更想知道“以前没有的问题,怎么现在就有异常了呢?”等等细节。


通过多次怡禾线上问诊后,我开始这样想:身体本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它不会按科普生病,更不会按科普100%避免所有问题。


身体里奇妙的化学变化之间,总是充斥着各种概率事件的发生。而事件无论好坏,那都是自己的身体,身体运作久了,有点小问题倒也正常不过。


2024年最后一天,除了回顾这一年自己做了啥,不妨也关心一下,从出生至今,那副与自己并肩作战多年的身体吧!(本文2024年首发于怡禾科普公众号)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下你的“中年时刻”,无论是问诊记录、日常照片,都可以分享哦~


拿不准的健康问题👇手机就能问医生



点击上方,即可在怡禾线上问诊


相关阅读

桥本甲状腺炎需要治疗吗?可以补充硒酵母吗?

记性不好,是“痴呆”征兆吗?一张表自测是否正常

为什么中年发福,先胖肚子?


责任编辑:何杏滢

drpei
可信赖的育儿、健康科普。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