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端工艺处理并通过晶圆测试的晶圆将从背面减薄(Back Grinding)和抛光(Polishing)开始后端处理。晶圆减薄抛光是为了改善热性能、适应封装需求、增加柔韧性、提高器件性能和良率等目的而进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密的控制和测试,以确保减薄抛光后的晶圆能够满足后续工艺和最终产品的需求。
背面减薄抛光是将晶圆背面磨薄的工序,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减少晶圆厚度,还在于联结前端和后端工艺以解决前后两个工艺之间出现的问题。半导体芯片(Chip)越薄,就能堆叠(Stacking)更多芯片,集成度也就越高。但集成度越高却可能导致产品性能的下降。所以,集成度和提升产品性能之间就存在矛盾。因此,决定晶圆厚度的减薄方法是降低半导体芯片成本、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一。
1
背面减薄抛光的目的
提高散热性能
晶圆减薄抛光可以显著改善芯片的散热性能。较薄的晶圆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导出去,从而避免芯片过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适应封装需求
现代半导体器件越来越追求轻薄短小的封装形式。较薄的晶圆可以使得封装更紧凑,从而满足移动设备等对小尺寸和轻重量的要求。
增加机械柔韧性
减薄抛光后的晶圆更加柔韧,可以适应一些特定的应用需求,如可穿戴设备或柔性电子产品。
提高器件性能
减薄抛光晶圆后,可以减少寄生效应,尤其是在高频应用中。较薄的晶圆能够减少晶圆上的寄生电容,从而提高器件的电气性能。
提高良率
减薄抛光工艺可以去除晶圆表面的部分缺陷,提高最终的芯片良率。通过减薄抛光可以去除一些制造过程中引入的表面应力和缺陷。
2
晶圆减薄抛光工艺流程
背面减薄抛光流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
第一、临时键合,在晶圆上贴上保护胶带贴膜(Tape Lamination)(或通过融化的石蜡黏贴于玻璃或陶瓷基板上);
第二、减薄,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实现减薄晶圆背面工艺;
第三、抛光,通过该工艺去除减薄过程中表面的划痕或微小破碎痕迹,消除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第四、分离,通过UV光源或去蜡液等将晶圆与黏贴膜或基板脱离。
图1:有载片减薄抛光工艺流程
3
四种常用的晶圆减薄方式及比较
常用的四种减薄方法
机械磨削(Grinding)
Grinding完全通过物理摩擦力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通常有砂轮磨削和研磨两种方式。
磨削通常使用含有金刚石颗粒的砂轮,在高速旋转时接触晶圆表面,并用纯水作为冷却液和润滑剂,以达到减薄的目的。图2所示为磨削的示意图,图3是磨削后表面形貌。
图2:机械磨削示意图
图3:磨削工艺后图片,清楚可见磨削痕
研磨是利用磨料的滚轧作用和微切削作用,对材料的破坏以微小破碎为主,研磨后表面形态是由无数微小破碎痕迹构成的均匀无光泽表面。(本中心的设备就是机械研磨式,设备是Logitech 公司的LP70)。图4所示为研磨的示意图,图5是研磨后表面形貌。
图4:机械研磨示意图
图5:研磨工艺后,
图片表面呈现微小破碎痕迹,均匀无光泽
经磨削和研磨工艺及增加抛光工艺后粗糙度Ra表面对比(以SiC样品为例)。
图6:磨削和抛光工艺后表面粗糙度
利用磨削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磨削后,表面的损伤层并没有完全去除。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对后期产品有影响。如图6所示。
图7:研磨和抛光工艺后表面粗糙度
研磨抛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需要表面质量非常好的样品,研磨抛光的工艺过程更适合。如图7所示。
化学机械研磨(CMP)
CMP是一种结合了化学反应和机械研磨的技术。在CMP过程中,研磨液与要抛光的材料先发生轻微化学反应,软化晶圆表面,再用机械研磨去除软化的材料,达到全局平坦化的目的。CMP示意图如图8所示。相对于Grinding,CMP的成本更昂贵。
图8:CMP示意图
湿法刻蚀
使用液态化学药剂来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
干法刻蚀
使用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基团来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
四种晶圆减薄方法的比较
机械磨削
快速去除大量材料,适合于初步减薄。但可能导致表面损伤和应力,通常需要后续工艺来改善表面质量。
化学机械研磨
可实现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适用于要求高精度的应用。但成本较高,过程控制复杂。
湿法蚀刻
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但蚀刻不够均匀,难以控制蚀刻深度和剖面,减薄后表面粗糙。
干法蚀刻
成本高,工艺复杂,减薄后表面粗糙。
如何提高减薄质量,
减少研磨过程的划痕的缺陷
1.选用匹配的研磨盘和研磨粉
根据晶圆材料的硬度、薄膜厚度等特征,选择合适研磨盘、夹具和研磨粉。磨粒尺寸应该逐渐减小,防止过大的磨粒造成损伤。
2. 控制研磨机参数
根据具体的晶圆材料、尺寸来调整研磨参数,选择选择合适的加载压力、研磨盘与夹具转速、摆臂速度等参数。
3. 增加抛光工艺流程
通过对研磨片进行抛光处理,去除减薄过程中晶圆表面产生的微小的缺陷和瑕疵,以及在减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消除晶圆的翘曲。
4
晶圆减薄工艺难点
精确控制减薄厚度较难:
晶圆的均匀厚度对于保证整批晶圆中的器件具有一致性至关重要。如果采用刻蚀的方法进行减薄,晶圆厚度的均匀性将得不到保障。
控制表面质量较难:
减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表面粗糙度过大、微裂纹,颗粒等其他表面缺陷。
应力控制较难:
减薄过程中会引入热应力和机械应力,这些应力会导致晶圆弯曲、变形或产生内部缺陷等。
5
现有设备技术能力与样品展示
设备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指标:
可以实现最大为6寸晶圆减薄抛光工艺,工艺尺寸向下兼容,也可以对小块样品进行加工工艺,最小尺寸为1cmX1cm。用于硅基及砷化镓、磷化铟等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减薄抛光工艺。
研磨后4寸晶圆总厚度偏差(TTV)±3μm,6寸片(TTV)±5μm。
抛光后4寸晶圆总厚度偏差(TTV)±3μm,6寸片(TTV)±5μm。
机械抛光后,表面平整度Ra≤0.5nm@1um2,图9是经抛光工艺后表面形貌。
样品减薄抛光工艺后最终厚度:单一材质6寸晶圆约100um,键合片被减薄晶圆最终厚度约50um。
图9:6寸减薄抛光后样品展示
抛光后表面无破碎痕迹,镜面化
主要参考文章:
Logitech公司
陈锺文 韩国忠北半导体高等学校 背面研磨(Back Grinding)决定晶圆的厚度
知乎:半导体工程师 晶圆减薄的常见手段
公众号:老虎说芯 晶圆为什么需要减薄?
经过前端工艺处理并通过晶圆测试的晶圆将从背面减薄(Back Grinding)和抛光(Polishing)开始后端处理。晶圆减薄抛光是为了改善热性能、适应封装需求、增加柔韧性、提高器件性能和良率等目的而进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密的控制和测试,以确保减薄抛光后的晶圆能够满足后续工艺和最终产品的需求。
背面减薄抛光是将晶圆背面磨薄的工序,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减少晶圆厚度,还在于联结前端和后端工艺以解决前后两个工艺之间出现的问题。半导体芯片(Chip)越薄,就能堆叠(Stacking)更多芯片,集成度也就越高。但集成度越高却可能导致产品性能的下降。所以,集成度和提升产品性能之间就存在矛盾。因此,决定晶圆厚度的减薄方法是降低半导体芯片成本、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一。
1
背面减薄抛光的目的
提高散热性能
晶圆减薄抛光可以显著改善芯片的散热性能。较薄的晶圆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传导出去,从而避免芯片过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适应封装需求
现代半导体器件越来越追求轻薄短小的封装形式。较薄的晶圆可以使得封装更紧凑,从而满足移动设备等对小尺寸和轻重量的要求。
增加机械柔韧性
减薄抛光后的晶圆更加柔韧,可以适应一些特定的应用需求,如可穿戴设备或柔性电子产品。
提高器件性能
减薄抛光晶圆后,可以减少寄生效应,尤其是在高频应用中。较薄的晶圆能够减少晶圆上的寄生电容,从而提高器件的电气性能。
提高良率
减薄抛光工艺可以去除晶圆表面的部分缺陷,提高最终的芯片良率。通过减薄抛光可以去除一些制造过程中引入的表面应力和缺陷。
2
晶圆减薄抛光工艺流程
背面减薄抛光流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
第一、临时键合,在晶圆上贴上保护胶带贴膜(Tape Lamination)(或通过融化的石蜡黏贴于玻璃或陶瓷基板上);
第二、减薄,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实现减薄晶圆背面工艺;
第三、抛光,通过该工艺去除减薄过程中表面的划痕或微小破碎痕迹,消除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第四、分离,通过UV光源或去蜡液等将晶圆与黏贴膜或基板脱离。
图1:有载片减薄抛光工艺流程
3
四种常用的晶圆减薄方式及比较
常用的四种减薄方法
机械磨削(Grinding)
Grinding完全通过物理摩擦力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通常有砂轮磨削和研磨两种方式。
磨削通常使用含有金刚石颗粒的砂轮,在高速旋转时接触晶圆表面,并用纯水作为冷却液和润滑剂,以达到减薄的目的。图2所示为磨削的示意图,图3是磨削后表面形貌。
图2:机械磨削示意图
图3:磨削工艺后图片,清楚可见磨削痕
研磨是利用磨料的滚轧作用和微切削作用,对材料的破坏以微小破碎为主,研磨后表面形态是由无数微小破碎痕迹构成的均匀无光泽表面。(本中心的设备就是机械研磨式,设备是Logitech 公司的LP70)。图4所示为研磨的示意图,图5是研磨后表面形貌。
图4:机械研磨示意图
图5:研磨工艺后,
图片表面呈现微小破碎痕迹,均匀无光泽
经磨削和研磨工艺及增加抛光工艺后粗糙度Ra表面对比(以SiC样品为例)。
图6:磨削和抛光工艺后表面粗糙度
利用磨削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在磨削后,表面的损伤层并没有完全去除。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会对后期产品有影响。如图6所示。
图7:研磨和抛光工艺后表面粗糙度
研磨抛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需要表面质量非常好的样品,研磨抛光的工艺过程更适合。如图7所示。
化学机械研磨(CMP)
CMP是一种结合了化学反应和机械研磨的技术。在CMP过程中,研磨液与要抛光的材料先发生轻微化学反应,软化晶圆表面,再用机械研磨去除软化的材料,达到全局平坦化的目的。CMP示意图如图8所示。相对于Grinding,CMP的成本更昂贵。
图8:CMP示意图
湿法刻蚀
使用液态化学药剂来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
干法刻蚀
使用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基团来去除晶圆表面的材料。
四种晶圆减薄方法的比较
机械磨削
快速去除大量材料,适合于初步减薄。但可能导致表面损伤和应力,通常需要后续工艺来改善表面质量。
化学机械研磨
可实现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适用于要求高精度的应用。但成本较高,过程控制复杂。
湿法蚀刻
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但蚀刻不够均匀,难以控制蚀刻深度和剖面,减薄后表面粗糙。
干法蚀刻
成本高,工艺复杂,减薄后表面粗糙。
如何提高减薄质量,
减少研磨过程的划痕的缺陷
1.选用匹配的研磨盘和研磨粉
根据晶圆材料的硬度、薄膜厚度等特征,选择合适研磨盘、夹具和研磨粉。磨粒尺寸应该逐渐减小,防止过大的磨粒造成损伤。
2. 控制研磨机参数
根据具体的晶圆材料、尺寸来调整研磨参数,选择选择合适的加载压力、研磨盘与夹具转速、摆臂速度等参数。
3. 增加抛光工艺流程
通过对研磨片进行抛光处理,去除减薄过程中晶圆表面产生的微小的缺陷和瑕疵,以及在减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消除晶圆的翘曲。
4
晶圆减薄工艺难点
精确控制减薄厚度较难:
晶圆的均匀厚度对于保证整批晶圆中的器件具有一致性至关重要。如果采用刻蚀的方法进行减薄,晶圆厚度的均匀性将得不到保障。
控制表面质量较难:
减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表面粗糙度过大、微裂纹,颗粒等其他表面缺陷。
应力控制较难:
减薄过程中会引入热应力和机械应力,这些应力会导致晶圆弯曲、变形或产生内部缺陷等。
5
现有设备技术能力与样品展示
设备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指标:
可以实现最大为6寸晶圆减薄抛光工艺,工艺尺寸向下兼容,也可以对小块样品进行加工工艺,最小尺寸为1cmX1cm。用于硅基及砷化镓、磷化铟等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的减薄抛光工艺。
研磨后4寸晶圆总厚度偏差(TTV)±3μm,6寸片(TTV)±5μm。
抛光后4寸晶圆总厚度偏差(TTV)±3μm,6寸片(TTV)±5μm。
机械抛光后,表面平整度Ra≤0.5nm@1um2,图9是经抛光工艺后表面形貌。
样品减薄抛光工艺后最终厚度:单一材质6寸晶圆约100um,键合片被减薄晶圆最终厚度约50um。
图9:6寸减薄抛光后样品展示
抛光后表面无破碎痕迹,镜面化
主要参考文章:
Logitech公司
陈锺文 韩国忠北半导体高等学校 背面研磨(Back Grinding)决定晶圆的厚度
知乎:半导体工程师 晶圆减薄的常见手段
公众号:老虎说芯 晶圆为什么需要减薄?
声明:本文由半导体材料与工艺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观点,并不代表对该观点的赞同或支持,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