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为什么能决定中原王朝千年的兴衰?

文化   2024-11-07 05:36   德国  



.......................................
翻阅一遍中国古代史你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就是一部中原农耕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在冲突中不断相互融合重塑的历史。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有若干个过渡地带,而中国版图上,能同时衔接起中原、西域、草原、高原,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的过渡地带,只有一个——河西走廊
.......................................
什么是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所处的地理条件,本身就比较优越:位于甘肃西北部的祁连山与北山之间,因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故称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东西横贯1200多公里,南北宽达数十里到上百里。
.......................................
河西走廊城市

河西走廊又因为东连中原,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被称为东亚陆上马六甲海峡”。


穿越历史 感受雄奇


一、正是因为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所以,它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因祁连山的存在,滋润哺育了整个河西走廊。祁连山东西长约1000公里,涵吐近千条大小河流,在山前形成了富饶的绿洲和大片草原。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祁连山腹地及山脚自古就有天生的优质草场,西从敦煌与西域相交的哈密,东至天祝乌鞘岭,森林和草原延绵1000多公里,放牧条件十分优越。优越的自然环境也让几千年前的河西走廊成为了羌、氐、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家园。

河西走廊这种亦农亦牧的条件,也决定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几千年来在此反复争夺厮杀。


时间来到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匈奴统一了大漠,占据了河西走廊,而且屡屡南下对大汉进行骚扰,军事和外交的羸弱让大汉被匈奴王朝袭扰和压制了几十年。

无奈的屈辱已经延续了五代皇帝,年轻的汉武帝刘彻决心改变这一切。

就在汉武帝登基不久,一名匈奴军官被汉帝国边境部队俘获,刘彻得知如今的河西走廊形式混乱,被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所控制,其中比较大的是月氏和乌孙部落。月氏部落赶走了乌孙人,而匈奴单于进入河西走廊后又杀死了月氏的领袖,甚至把他的头颅做成了酒器。


刘彻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假如能联合西域的月氏,形成东西方向的联合夹击,必定可以打败匈奴。

于是,公元前138年,19岁的汉武帝刘彻派27岁的热血青年张骞远赴西域,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


在经历了2次被匈奴俘虏,十三年后,几经磨难的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虽然张骞最终找到了远在西域的大月氏,但大月氏生活安稳并不想再复仇,劝说了一年无果而返,但张骞却带回了极其重要的东西:西域地图以及匈奴的作战习性。

时机已经成熟,汉武帝决定开始进攻匈奴。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19岁的霍去病等率领轻骑,历经3次河西之战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锐部队纵横驰骋,终于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世界第一大军马场——山丹军马场

河西走廊被攻占之后,匈奴人在哀叹,匈奴人为何如此痛苦?因为他们失去的地方是祁连山脚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牧马地,后来汉武帝拿下这里后也在这里作为养军马的地方。今天的山丹军马场也是世界第一大军马场


打通河西走廊后,汉武帝设置了河西四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河西走廊也第一次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大汉占领河西走廊后,也先后征服了中亚很多邦国,汉朝和西域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从此,汉朝的丝绸从长安开始,经过河西走廊,穿过塔里木盆地,越过帕米尔高原,直抵西域各国,一条连通中原王朝与西域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开通了。



PS:来自中原的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毛织品、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纷纷进入中原,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入中原内地。


二、河西走廊也是乱世中佛教、儒家文化的“避风港”:

东汉灭亡后,中原王朝分裂割据几百年,中原王朝无暇顾及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也中断;

全国三大孔庙之——武威文庙

儒家文化在中原沦丧,反倒是在河西走廊地区,儒士们将文化完好的保留传承了下来,如今武威文庙还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明清两朝,从河西凉州地区走出来的进士,不计其数;

河西走廊石窟
佛教文化也在河西盛行,河西各地从西凉开始大规模开凿石窟,建造佛像,武威的天梯山石窟、张掖的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瓜州的榆林窟……在这条1200公里的通道上,佛教石窟连绵展布,构成了庞大的石窟艺术群,所以河西走廊也被称为“石窟走廊”。
三、河西走廊也影响着中原王朝的兴衰:
自隋朝开始,河西走廊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隋炀帝杨广重新统一了中国,并重开了丝绸之路。
隋炀帝西巡图

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焉支山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万国博览会”——邀请了27个国家的外宾出席,焉支山下数日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世博会”;到了唐朝,丝路繁华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在大唐治下,河西走廊的经济繁荣程度甚至仅次于都城长安和南方的苏杭。又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都城长安的繁华有一半是依靠河西走廊这条丝路支撑起来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唐代的河西走廊太过迷人,还吸引了李白、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岑参等一批批热血青年“西漂”;

《西游记》中的唐僧也是途径这里前往西天取经的;


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动荡,大量边防军被调往内地平叛,吐蕃趁机占领了河西走廊,它的命运和大唐一起走向了衰败。

到了宋朝,河西走廊归于异族,宋人希望通过河西走廊与世界进行贸易的想法无法实现,于是“被迫”开辟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当时占据了河西走廊的西夏却不断发展壮大,一时呈现出与宋、辽鼎立之势。


元朝,成吉思汗不惜一切代价,与西夏进行了22年战争,灭西夏、占据河西走廊,进而消灭金朝,一统北方少数民族,最终才成功入主中原。

此时的河西走廊也不再是边疆,而成为了国家西部的咽喉通道,也使得河西走廊成为蒙古文化向青藏高原传播的中转站。

四、河西走廊还决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构建:

自古以来,中原农耕王朝从来没有真正的将西藏的雪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但是,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元朝和清朝做到了。

元朝和清朝是如何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的呢?答案就是,藏传佛教。凉州会盟之前,蒙古西凉王阔端曾经率兵攻打雪域高原。但是打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时候,有人向阔端提建议,不如跟藏传佛教的领袖谈判,让他们自愿归顺更好。于是阔端发出带有威胁性质的邀请,萨迦派的领袖萨迦班智达就肩负重任,代表整个雪域高原来到凉州与阔端会谈。


公元1247年,元名将阔端与西藏高僧萨迦班智达在武威市的白塔寺进行“凉州会盟”,阔端拜萨迦班智达为师,接受了藏传佛教。而雪域高原则全部接受了蒙古帝国的统治,至此,西藏也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

明长城起点——嘉峪关

明末,由于边防松驰,河西走廊处于混乱状态,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将嘉峪关关城以外的地方弃之不守,连通世界贸易的丝绸之路也逐渐被废弃,中原王朝对于河西走廊及西域的控制力度并没有那么大,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也就无法凸显了。

1645年,清军进入河西走廊,又取得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康熙三十五年(1696)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河西走廊成为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之间战争的大后方和“军需总汇”的主要基地,河西走廊又一次站在时代的前列。

乾隆时期河西走廊是经略新疆的战略要地,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其首要目的是为平准清军提供军粮,为清廷节省转输军粮劳费。故而,清廷不惜动用巨款,集中大批劳动力修建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来发展当地的农业。

清朝顾祖禹认为:“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

今天
对现实而言,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在于是国家交通网与经济发展中的大动脉,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通道。


现在河西走廊是环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和中亚、俄罗斯交通的大动脉;另一方面,河西走廊大通道是内地连接新疆的首要通道。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存在着复杂而多元的结构。而河西走廊地区正是在历史中,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对中原、西域、草原、高原各个区域起到普遍的连接粘合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河西走廊定义了古代的王朝的历史走向,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广阔的疆域版图与多元的文化。


来源|微游甘肃编辑部综合整理
编辑|海妹  审核 |  Kyr121121、柯露德、菩提并无树
*微游甘肃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理研究
地学科研,考研,大学介绍,学科分析,城市介绍,旅游,趣味地理,一锅烩是我的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