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档是交通部运输研究所关于 “新兴科技导入学校交通安全教育之研发示范计划(1/2)- 教学辅助软件规划与开发” 的报告,旨在开发交通安全教育软件,提升学生安全意识,推动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落实。
计划背景与目标
道路交通事故是儿童及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随着 108 课纲实施,交通部积极推动交通安全教育,但传统教学方式效果不佳。本计划旨在开发基于新兴科技的教学辅助软件,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教师教学效率,推动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落实。
计划以行人、自行车、机车等用路人角色为框架,结合多种设备平台,开发具有拟真情境、互动性和游戏性的交通安全教育软件,作为 108 课纲教学资源。
教育发展及案例分析
学校交通安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教育部和交通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发课程教材、推动教学时数法制化等。同时,新兴科技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不断涌现,如虚拟实境、扩增实境等技术被用于模拟交通场景、增强学习体验。
本计划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不同技术应用的特点和优势,为软件设计提供了参考。
软件系统架构与学习活动规划
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针对行人、自行车、机车在不同事故位置、类型、肇因等方面的情况,规划了各级学校交通安全教学辅助软件的系统架构和 10 项学习活动(行人 3 项、自行车 5 项、机车 2 项)。
将学习主题与交通事故元素相结合,设计了相应的情境,并融入 36 项适合新兴科技导入的学习主题,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软件开发与测试
选择 Unity 引擎作为开发工具,考虑了跨平台功能和学校设备情况。开发过程中利用相关套件和素材构建场景,包括玩家角色控制、车辆与行人模型、场景搭建、音效设置等,并设计了多种体验方式和特效。
与学校合作进行了教师端和学生端的测试,收集了反馈意见,如软件吸引力、操作难度、场景真实性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软件进行了相应的优化。
成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
建立了包括目标设定、评估指标选择、评估方法、时机、资料收集与分析等环节的成效评估架构,从系统绩效使用满意度和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规划了可持续运维机制,包括定期更新维护、需求分析、文件和知识管理等方面,确保软件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对第 2 年的成效评估与应用推广进行了规划,包括学习内容优化、区域应用计划、作品研发等工作。
结论与建议
本计划开发的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需求,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未来可进一步分析事故数据,扩充学习活动;利用肇事案例优化体验情境;优化软件性能,确保体验流畅;改进数据库系统,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建议持续关注新兴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交通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该计划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