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育霖 | ​陕北的窑洞

文摘   文化   2024-12-12 19:00   陕西  

陕北的窑洞

作者 | 段育霖

陕北,是华夏文明、人文初祖的发祥之地,神木市石峁遗址和府谷县寨山遗址那恢弘的史前建筑痕迹已通过考古得到明证。陕北窑洞的历史与华夏文明的历史息息相关,《易·系辞传》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说明窑洞从原始穴居发展而来,洞穴定居标志着人类利用大自然跨入了新的纪元。从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再到黄土高原上人工开凿的椭圆形土穴,陕北窑洞成为人类定居方式的活化石,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积淀。《诗经》吟唱:“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据古建筑学家考证,4000多年前,黄帝的后裔们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周代窑洞形式已比较完善,为半地穴式。成规模地居住土窑洞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伴随着铁制农具的应用,陕北的窑洞发展为全地穴式,土窑洞作为这片土地上先民居住的穴居式民居就普及开来。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各式各样的窑洞属于大地上最亮丽而醒目的符号。峰回路转中,黄土儿女看到窑洞,心灵就找到了温暖的归宿。窑洞养育了千千万万的黄土儿女,只有住过窑洞的人,才会感受到窑洞的温馨;只有睡过土炕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躺在炕上与大地母亲亲密接触的惬意。这些窑洞,是黄土高原儿女最廉价、最便捷、最舒畅的栖息场所。在人类居住史上,陕北的窑洞可以和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的冰房子相媲美,他们都是根据大自然的造化来满足人类的繁衍生息。爱斯基摩人居住于冰天雪地的区域,所以他们的房子也是就地取材——盖出了人类绝无仅有的冰房子。陕北人也是借助于黄土高原上的黄天厚土,只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挖掘出面阳背阴、冬暖夏凉的窑洞,抹了泥墙、上了门窗就能居住。不需要额外通过工业生产来加工制作各种原料,这也可以说是可再生的环保居住方式,不产生建筑垃圾,无任何污染。若干年后,又会重归为黄土地。

行走在陕北大地上,山峁两边起伏的风景总少不了窑洞,新旧交替、土石相杂,总会让人为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而百感交集。面对破败坍塌的窑洞,不由地想到她曾经的兴盛和喧闹。看似简朴的陕北窑洞却代表了天圆地方,暗合了乾坤之道,天行健、地势坤,窑洞里边有乾坤。确实,翻开近现代历史,就是在这些陕北的窑洞里,发生过多少扭转乾坤的历史大事,孕育了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时光的轮回更替中,散落在陕北大地上的窑洞或被自然侵蚀,或被战火淹没,但在生生不息的生命轮回中,总有新的窑洞院落诞生在倾废的窑洞基础上,延续着高原儿女的悲欢离合。古朴的窑洞也许最适合这黄土连绵的环境,看着一排排、一院院窑洞,会觉得他们和环境是那么协调,默契,仿佛是黄土地的眼睛、灵魂;而偶有一些新式平板房扎在窑洞周围,让人觉得与浑圆的黄土沟峁格格不入。沿着时间的刻度,在黄土地千千万万窑洞群落中,有这样一些窑洞群却凝结为永恒的文化符号。

最革命的窑洞——枣园旧址

驰名全国的非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窑洞院落莫属。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在1944年至1947年期间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窑洞坐落于一座舒缓的山坡上,一处处窑洞院落依山势起伏而或高或低排布着,“幸福渠”横穿园林而过,下面是一块平坦的盆地,生长着一棵棵红枣树、榆树和杨树。先后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领导人在此居住。同样还有杨家岭革命旧址窑洞群,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先后此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毛泽东曾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毛泽东选集》1至4卷收录的159篇文章中,写作于延安的有112篇,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精神旗帜。就是在枣园外的广场上,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中,提出了共产党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在枣园的窑洞外,那张朴素的石桌前,留下了毛泽东主席和民主人士黄炎培的“窑洞对话”,毛泽东提出依靠人民民主来摆脱历代王朝兴衰的“周期论”。那散落在延安城沟峁之间的一处处窑洞革命旧址,窑洞外观朴色无华,内部陈设简朴大方,却孕育了伟人们的博大胸怀,这种简朴甚至简陋却造就了一代伟人那伟大的思想光芒和革命智慧。

最向往的窑洞——杨家沟马氏庄园

位于米脂杨家沟的马氏庄园窑洞院落,在黄土地上是独一无二的。米脂县杨家沟村的马氏家族,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          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历代以农为本、农商并举、耕读传家,到1850年左右已发展为名门望族,解放前这里成为陕北最大的全国罕见的地主庄园。其中马氏庄园始建于1922年,到1939年建成。他的主人马醒民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并留学日本,专攻土木建筑。回乡后他亲自设计、监修起这处宏伟的新院,设计奇特,构思精巧、工艺精致。11孔窑沿平面凹凸交错,飞檐雕梁,其中中间突出的为西方教堂式风格,寄托着主人对神的敬仰;左面缩进去的为日式风格,体现了主人留日学习的纪念;右边缩进去的为陕北窑洞建筑,意味着主人根在陕北,永不忘本的信念。整体屋面上设置了八根通天柱,通天接地,天地合一。把陕北窑洞建筑和西方建筑文化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窑洞建筑的瑰宝,也显示了陕北窑洞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石坡路从杨家沟底一直通向山顶,显示出了历史的沧桑厚重。更让后人敬仰的是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进驻杨家沟,在此领导和指挥了西部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二月会议”和高级军事会议。杨家沟是西北战场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中央机关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杨家沟闻名全国,目前已成为红色革命圣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者结合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最励志的窑洞——梁家河知青窑

延川县梁家河村,两山夹一沟,山峁相连、沟壑纵横。梁家河的河道已经被治理成一阶一阶的淤泥坝地,平整的坝地里长着葱茏的庄稼和树木。在北京知青下乡插队的岁月里,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从北京来到了陕北高原的窑洞里,接受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课。其中梁家河村上专门为知青修建了6孔石窑洞,习近平等插队知青都搬了进去,一直住到离开梁家河村。梁家河的窑洞里为当年的知青小伙、如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上了人生的第一课。习总书记说起对陕北窑洞生活的适应,对刚到梁家河如何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观等还深有感触;说起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不满16岁的习近平在陕北这个小山村整整7年中,种地、拉煤、打坝、挑粪……没有一样不会干,就连当年打坝淤地造就的良田,如今仍是村里的好耕地;说起劳动之余的学习,当年的习近平从北京带来了一大箱书籍,就是在这土窑洞里,白天劳作,工余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正是他这种脚踏实地劳动、勤勤恳恳学习的精神,做了村里支部书记,后来又从这里走进大学深造。在这里,青年习近平团结带领当地村民一起大办沼气、打坝造田、修建大口井、创办缝纫铺、建设农技园、办理代销点、开办磨坊等“八件大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习总书记深曾有感慨地说: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把心留在了这里。

就是在这些土窑洞、石窑洞中,习近平同志体验了最为真实的农民生活、劳动教育,让他终生心理装着农村、想着农民。观看着窑洞中悬挂着的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陈列着的一件件农具,抚摸总书记睡过的土炕、床铺,用过的马灯、水壶、煤油灯,不由想到古人那“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哲理警句,对身处逆境中的有志者就如启明星般耀眼。

最壮观的窑洞——杨家岭石窑宾馆

位于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内的延安窑洞宾馆,属于建成的世界最大的窑洞建筑群,对继承和保护陕北窑洞,具有巨大意义。石窑宾馆坐落于杨家岭的一个山坡上,宾馆依照地形至上而下修筑了八排窑洞,呈扇形阶梯状分布。每一排有20多孔窑洞,一字排开,共有268孔窑洞。从远处眺望这处窑洞院落气势壮观,走进了仔细端详,都是青石窑面、古朴典雅。窑洞里边有炕有床,都带着卫生间,既传承了窑洞的工艺,又符合现代居住要求,从而成为亚洲最大的窑洞集中院落。窑洞墙上那手工绘制安塞农民画,镂空的格子窗上贴着陕北剪纸,窑洞门前还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无不体现着浓郁的陕北黄土风情。即使中午骄阳似火,在窑洞大槐树下的石碾、石磨上休息,依然能感受到凉风丝丝。晚上窑里灯光亮起、窗棂显得那么优美;院外红灯笼照映,红红火火的光影更是美不胜收。就是这壮观的石窑宾馆,每年接待者来自全国各地到延安学习、参观的人们,更有不少当年的知青再回延安后,来这里体验那种栖息在窑洞里的特殊温情。

最平凡而常见的是散落在黄土地沟沟峁峁之间的民居窑洞,似满天星斗点缀在沟、梁、塬、峁之间,让黄土高原的儿女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这些朴素的窑洞里,诞生了四妹子、三哥哥、兰花花、放羊哥,赶牲灵的人走过、揽工的人走过、黄河上的船夫走过,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唱着信天游、把泪蛋蛋抛在沙蒿蒿里,苦中作乐,摸爬滚打在黄土地上,他们的歌声传唱遍了全中国。

总有不少画家痴迷于深入陕北的村庄院落,用艺术家的眼光打量、勾勒窑洞院落的身影,展示黄土地厚重之美。我认识的一位画家一心投入黄土地画作,把大部分时间用到了观察、体验、感悟、描绘陕北大地上。他笔下的窑洞、院落、柴门、树木、牲畜、人物与高原的梁峁、沟壑是那么融洽,又是那么苍凉,看着让人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想起故乡的炊烟、妈妈的饭味、爷爷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黄土高原的儿女走出了山沟、走出了窑洞,纷纷进入城镇的现代化建筑,窑洞成了高原最后的守望者。

窑洞是陕北大地上的天然印章;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明珠。这一独特的民居方式让多少人魂牵梦绕,又留下了多少喜怒哀乐。在时代前行的步伐中,陕北的窑洞建筑艺术体现出无穷的生命力,窑洞的设计艺术正在融入当地城市建筑设计中;同时陕北各地正对窑洞文化进行发掘和保护,让这些历史发展的印记插上时代发展的翅膀,阐释全新的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段育霖,府谷县人,现居西安,业余喜欢品味传统文化艺术,偶有生活随笔感悟。

府谷县荣河文化艺术研究会
府谷县荣河文化艺术研究会是府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主管的专业性社会团体,通过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方式,开展荣河文化艺术研讨、交流和创作,举办文化艺术作品巡展,宣传培育府谷文化,加强交流互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