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给西安配来的老虎似乎比往年的更厉害更勇猛吧,于是无耐的我只好顶着流汗水的头发和湿漉漉贴身的衣服,走进西安最凉快的巷子——冰窖巷。冰窖巷由东、西、北向三条共不足500米的短巷子相交组成,它似乎违反了西安老城建设的规矩,古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建设的是方方正正的,而冰窖巷且呈现“丁”字形,和城西南隅的甜水井巷相以为邻。明清时没有现代人造空调或风扇的技术,更没有在炎热的夏天来杯冰镇饮料让达官贵人休闲娱乐的技术。于是真正的专家们翻阅了太多的竹简,寻找空调和冰镇饮料的雏形。
那个年代的专家们好象和这个年代喜欢提建议的专家们不同,而是实实在的办点为民或为达官王候的事,他们在厚厚的竹简里滚爬翻看,终于找到了周朝的宫廷夏季设宴时用冰冰酒,那个年代的酒都是酒精度很低的原浆酒,夏季温度较高时继续发酵会变酸,所以王公大臣在夏天设宴时都要取冬天冷藏下来的冰来冰镇,我想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冷饮吧。大明的专家们找到周朝的冷饮后又继续爬在竹片的文字上找到周朝以后1600多年唐朝的杨国忠,当时杨国忠在唐朝很得势,夏天在家里设宴,都让下人用大块的冰雕成冰山冰景冰画,当成屏风围在宴席四周,吃席者要穿薄棉衣喝酒吃饭,效果似乎堪比今日的空调。宫廷御苑里,炎夏用冰消暑自然也是皇亲国戚的一大享受。于是这些专家们开会研究探讨后说:我大明比周朝先进了二千多年,比唐朝先进了四百多年,为什么我大明就开发不出冬藏夏消暑的办法?
大明的专家们发挥聪明才智,终于在北院门街道附近找到一条夏日里比外界能冷几分,而到了冬天,由于地势原因,一旦下雪就会大面积积雪,再加上背阴,冰雪久久不化的巷子,在地面挖掘不深的沟道,用新鲜的稻草和芦苇铺垫,然后把渭河,绕城的八水,白鹭湾大水池水质好的冰块,按一定尺寸和厚度,将冰裁成大小不一的方块放在上面,再覆盖稻草,锯末,树叶等隔热保温材料,以防融化,储藏好后密封窖口,来年的夏季用来消暑。趁胡适老先生不注意,我也咬几句古文来证明确有其事,《诗经》里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那个姓白的居易先生还在《谢冰状》里说:“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来表特异之恩”;《云仙杂记》里也说:“长安冰雪,至夏日价等金壁”;《唐六典》还说:“每岁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因此冰窖巷就得名了。
现在的冰窖巷己没有了冰窖,省财政厅就立于这条巷子里,被整齐的小高层住宅楼和文化墙相拥,省财政厅设在这里不知道是不是于“长安冰雪,至夏日价等金壁”有关?长安的冰到夏天就能和黄金等价,那就更不用说我大陕西的财政了,可以和欧元等价吧。巷子的入口处设置了类似冰凌造型的装饰墙,营造出一丝冰凉感,顺着巷子向南走,路的一则设置了西安老照片的文化墙,另一则的围墙上有冰裂铁艺窗花饰,是一条很有特色,很有文化色彩的巷子。
西安每个大街小巷都藏有故事。
——作者简介——
王卫华,工程师、政工师 ,业余时间用笔和相机记录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