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政莫若至公

文摘   2024-09-02 20:54   广东  

(第500篇)


【历史事件】


上谓房玄龄等曰:“为政莫若至公。

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立、严皆悲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

又高飃(piāo)为隋相,公平识治体,隋之兴亡,系飃之存没。

朕既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没有比至公无私更好的了。


从前,诸葛亮把廖立、李严贬到南夷之地,诸葛亮死了之后,廖立悲伤万分,李严伤痛而死,如果不是公正无私能这样吗?


还有,隋朝宰相高颎(jiǒng),治理国家公正无私又懂得治国的道理,隋朝的兴亡,与高颍的生死息息相关。


我既羡慕前世的明君,你们也不能不效法前代的贤相啊。"


【我的感悟】


这个故事里,唐太宗提出治理国家,要有公心。并且举例说明,诸葛亮一心为公,即使把廖立和李严贬到南夷之地,他们也不记恨诸葛亮,在诸葛亮去世时痛哭不已。


这里唐太宗想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出发心是以国家、民族、大众的利益为根本,即使他做了一些惩罚对方的行为,也不会被记恨、被埋怨,想反他将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那我们来看看廖立和李严犯了什么事,诸葛亮又是如何惩罚他们的。


长水校尉廖立自认为他的才能名气仅次于诸葛亮,但职权却游散在李严等人之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乐。


后来,丞相掾(yuàn助手)李邵、蒋琬来拜访他,廖立商议道:“军队应当远征,你们几位又擅长谋划军事。


过去先主不取汉中,而前去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还是被吴人夺去,白白地劳累军士,无功而归。后失掉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巴地,几乎丢失整个州。


后到汉中,又使关羽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上庸又遭惨败,白白丢失一方土地。这是关羽仗恃自己的勇威声名,带兵作战无方,主观臆断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后几次丧师失众。


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辈。文恭任职治中毫无章法;向朗过去信奉马良兄弟,吹嘘他们是圣人,现在任职长史,一向善于和稀泥。


中郎郭演长是盲目随别人打转转的人,不可与他共谋大事,却让他当上了侍中。如今处在衰微之世,要任用这三个人,确实不当。王连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敛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闹到今天这种地步。”


李邵、蒋琬把这些话全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写了一份弹劾廖立的奏章,说:“长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贬论广大朝士,公然指责国家不任贤达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说万军统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诽谤先帝,诋毁群臣。


当有人说到国家军队简练、建制分明时,廖立傲慢地仰着脸望着屋顶,勃然变色叱责那人说:‘有什么可称道的!’诸如此类情况不可胜举。一羊乱群,都能造成危害,何况廖立官任高职,常人以下谁能分辨他的真伪?”


于是刘禅下诏废廖立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廖立便老老实实地带着全家人在汶山耕养自给。


建兴十二年(234年),廖立听说诸葛亮去世,他双泪长流叹息说:“我就要死在这蛮荒之地了!”


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悲痛伤心,心怀激愤而病死。


无论是廖立,还是李严,他们内心对诸葛亮还是充满敬佩之情的。他们知道诸葛亮对他们的惩罚是出于公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都心存一线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诸葛亮能重新启用他们。


然而,诸葛亮的突然病逝,就意味着他们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因为,除了诸葛亮这样大公无私的人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还有谁会看顾他们一眼呢?


唐太宗从廖立和李严的哭声里,听出了他们对诸葛亮的那份敬佩和期待,以至于对自己的那份自责。同时,唐太宗也是由衷地敬佩诸葛亮的那份公心,那份赤诚之心。


唐太宗又提到隋朝宰相高颎对隋朝所做出的贡献。


高是隋朝的开国功臣。581年,隋文帝杨坚称帝后,高颎成为隋朝的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职务,官居宰相高位。


588年,杨坚命高颎为元帅长史,南渡征伐陈朝,一举攻破建康城,统一了中国,高颎也因大功受封为齐国公。


高颎又率兵抵御突厥进犯,并数次击退对方,巩固了新生的大一统王朝。


后来高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免去齐国公爵位。


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起复高颎为太常寺卿。607年,炀帝借“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诛杀,享年六十六岁,他的儿子也被尽数流放。


高颎文韬武略,卓识超群,处理政务勤恳认真,忠于职守。


他不仅“以天下为己任”,竭尽全力地为治理朝政、发展经济出谋献策,还充分发扬“伯乐精神”,举荐大批贤臣良将为国效力,文臣如尚书右仆射苏威,武将如杨素、韩擒虎等人,至于为高颎所荐而能建功立业者,诚如史载所说,“不可胜数”。


高颎跟诸葛亮很像,一生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隋朝因为高颎在而兴盛,因为高颎的死而迅速走向灭亡。


唐太宗以历代明君为榜样,励精图治,要做一名千秋垂名的明君。他勉励各位臣子以诸葛亮和高颎为榜样,做一名利国利民的贤相。


我是陈丽萍,专注保险19年,纯净素食11年,持续写作1403天;如果你也想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真诚的邀请你一起来写作,一起相约写7年;扫码加微信,暗号:一起写。

身在险途
一位专注保险18年的寿险从业人员,与你一起分享人生的点点滴滴。人生旅途,风风雨雨,风险难料,不可不防。如果有保险为你和家人保驾护航,你的人生将会遇险不惊,从容淡定,在人生的大海上胜似闲庭信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