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科学大师讲坛·青年科学沙龙|“算法如何看待世界”与“色觉、X染色体失活与女性优势”主题系列青年科学沙龙回顾

文摘   2024-11-21 14:40   上海  

自第七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起,科研院,研工部、校研究生会特面向院系发起“2024年浦江科学大师讲坛·青年科学沙龙”活动。作为各院系自主策划、独树一帜的特色学术活动,青年科学沙龙鼓励创新思维与自由探索,紧密围绕每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主题,以讲座及研讨等多样形式促进师生间深度交流,激发不同学科间思维碰撞,进一步延伸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学术影响力。

讲坛回顾


10月21日上午,第九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北堂顺利举行。此次讲坛邀请了两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为广大师生带来前沿学术报告。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获得者、200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讲席教授Jon Kleinberg,以及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全球知名视觉科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与眼科学讲席教授Jeremy Nathans,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Jon Kleinberg教授在题为“How Do Algorithms See the World? Computing and High-Stakes Decision-Making”的报告中,回顾了互联网三十年的发展,探讨了算法如何改变社会和生活。他讲解了算法的预测能力及其局限性,并警示了“信息茧房”现象对社会群体粘合度的影响。Kleinberg教授最后强调,设计和应用算法时应考虑其社会影响、潜在风险及偏见问题,呼吁在创新中注重伦理与公正。

Jeremy Nathans教授的报告“Color Vision, 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and the Female Advantage”深入探讨了人类色觉的机制和性别差异。他通过氨基酸差异,揭示了人体的色觉基因对光的敏感度对于影响色觉感知的机制,尤其是男性因X染色体单一性更易患色盲症。此外,教授还分析了X染色体失活现象及其与性别差异和色盲症的关系。

沙龙回顾


本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共有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就本学院(系)学科特色分别聚焦“算法与公平”和“AI+生命科学”等方向以讲座、研讨等多样形式累计举办青年科学沙龙4场,形成研讨小组15组共146名大师讲坛的研究生听众参与了沙龙活动。

依托学科特色,深化浦江讲坛学术灵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们围绕讲座内容,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算法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围绕“智慧生命与AI健康”进行了探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AI发展之路:算法与信息的协同与公平性关注”展开深入讨论;大数据学院、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举办了“算法公平与人类社会:数字时代的多元化挑战”主题活动;生命科学学院则探讨了“AI for Biology:人工智能时代,生命科学的融合与创新”。

围绕AI前沿,共探跨学科路径。师生们围绕人工智能的前沿话题以及AI4S展开了热烈讨论,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与理解。各院系的师生结合各自专业知识和能力,深入探讨了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与学科的核心问题相结合等问题。老师们强调,应引导并支持学科间的跨界合作与创新,鼓励学生们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探索自主原创的科研路径,而不是仅仅依赖已有的成果。同时,同学们也深刻感受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从事基础研究仍然需要“稳扎稳打”的精神,科研工作依旧离不开长期的专注和不懈努力,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中保持耐心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

积极探索沙龙新模式,紧跟各领域研究进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邀请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探讨AI在健康管理和智慧生活中的应用痛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郭翌教授强调医学人工智能在多种临床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大数据学院和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共同探讨算法偏见在现实中的表现,分析公平算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生命科学学院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创新潜力。各院系积极讨论AI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新应用,为AI与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学生参与感想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武雅琛

这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AI在智慧生命与健康领域的进步,离不开跨学科的深度融合。王麒藻同学的知识迁移框架,何为同学的多模态推理能力,以及吕昌泽同学的神经计算研究,都从不同维度展示了AI如何助力健康生活。这些课题打破了学科壁垒,让我明白,未来的科研不仅要深耕专业,还要积极吸收其他领域的知识。此次讲座让我意识到,学科间的融合能够催生更多创新,推动AI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激励我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

大数据学院
施炜

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使我收获颇丰。克莱因伯格教授对算法的研究让我深刻认识到算法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我了解到算法是如何一步步将互联网打造成一个智能生态系统的。尤其是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令人惊叹。在研究算法视角下的人类活动 “热点” 时,我看到了大数据的力量。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来定位和描述这些 “热点”,不仅让我明白了这种研究方法在不同尺度上的应用价值,还让我意识到它对城市规划、旅游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积极影响。同时,教授提到的算法偏见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深思。算法与生俱来的偏见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单一问题,都让我认识到在设计和使用算法时,必须要考虑公平与多元。这不仅是对不同人群的尊重,也是确保算法能更好服务人类社会的关键。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陈音含

在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两位教授的精彩讲解让我受到巨大启发,克莱因伯格教授提到的算法公平问题从类脑医学工程专业视角来看,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改进算法设计入手。通过借鉴大脑信息处理机制,构建更具适应性和包容性的算法。在数据处理层面,增加罕见病数据及不同地域人群医疗数据的比重,并优化算法训练过程,从而确保算法能为各类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保障医疗算法在不同疾病类型和患者群体中的公平性,进而提升医疗诊断质量。

生命科学学院
尤晓宇

通过今天的讲座,我对AI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潜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AI技术能极大地加快研究速度,这对我们未来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撰稿:学术文化部 罗恺明

排版:学术文化部 钱奕如

编辑:融媒体部 张若羽

审核:王子雄

复小研
复旦大学研究生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