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辉AI+学科交叉论坛 | 智能驱动的生命探索:AI、生物、创新论坛回顾

文摘   2024-11-18 18:26   上海  


筚路蓝缕,以启“相辉”。相辉代表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在学术科研中攻坚克难、动真碰硬的风范正是复旦精神的时代彰显,是“第一个复旦”建设的筋骨。



AI+生命科学


AI4S大浪潮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各学科的发展。随着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正发生深刻变革。


01

活动概况

11月3日上午,2024年复旦大学相辉学术文化节·学科交叉论坛第二季第一期于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圆满举行。论坛以“智能驱动的生命探索:AI、生物、创新”为主题,旨在促进AI+生物交叉领域交流、拓宽学科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本次论坛邀请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张文强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曹志伟作专题报告,共同探讨AI在生命健康领域的融合应用。


02

主旨报告


1

AI 赋能智能机器人

学习发育、健康管理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文强老师带来题为《AI赋能智能机器人:学习发育、健康管理》的专题讲座。张文强老师结合人类具身发育启发式学习的概念,深入剖析智能机器人实现通用行为生成和自主发育的可能性,通过实际案例的详细解析,阐明了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在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任务中的应用。

从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情感领域的领跑地位,到文、医、理、工驱动的“新工科”建设模式,张文强老师的精彩讲解赢得了与会师生的阵阵掌声。张文强老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借助复旦大学在AI+交叉领域的综合学科优势,勇敢探索、不断创新,持续拓宽交叉学科视野,为未来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






2

AI+生物医学

药物研发与新抗原设计

《AI+生物医学:药物研发与新抗原设计》专题讲座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曹志伟老师主讲。曹志伟老师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入手,剖析常见病症的药物开发流程,聚焦当前药物开发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关于如何通过AI推动抗体和免疫药物研究,曹志伟老师以算法为依托,实现增效减药,勾勒出未来新型药物研发的广阔前景。

BT-IT(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曹志伟老师立足交叉学科,介绍了生物信息存储等跨学科领域的BT-IT前沿创新,激励同学们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领域,拓展创新思维,为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贡献新的力量。


03

心得感悟

这次论坛拓展了我对AI在多学科领域潜力的认识。张文强老师讲解了智能机器人与心智发育的研究,尤其是如何让机器理解人类情感,这让我看到了AI在健康管理和人机互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他还提到“技术向善”的原则,这不仅是学界、企业的责任,也提醒我们个人在科研和生活中要注重技术的社会影响。本次讲座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相结合方面寻找更多创新可能。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24级硕士生 龚思陈


张文强老师展示了AI在情感机器人和行为生成方面的最新研究,特别是复旦大学“十八金刚”情感机器人,展示了AI在健康管理和人机交互中的巨大潜力。曹志伟老师的分享深入展示了AI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提升药物开发的效率、优化免疫治疗方式等。AI技术不仅仅服务于计算领域,在生命科学中也能创造深远的影响。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我们应当更多关注这些跨领域的应用,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如何为医疗和生命健康领域提供支持。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24级硕士生 郭正康


这次论坛让我深刻体会到AI对生命科学的助力。曹志伟老师通过讲解药物开发的过程,展示了AI在生物医药中的实际应用,比如提升抗体药物的效果、降低副作用等,让我对AI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张文强老师关于机器人情感识别的内容也让我思考AI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深度应用。

——生命科学学院

2023级硕士生 胡荣清



来源:复旦计算机研究生会

编辑:融媒体部 沈芸星

复小研
复旦大学研究生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