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导支持下,校研究生会围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方面,开展相辉讲堂之“四个自信”系列讲座活动,引领广大研究生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坚定四个自信
砥砺奋进前行
2024年11月22日晚,由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相辉讲堂”之道路自信系列讲座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3208顺利举办。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教授为我们进行讲座分享,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自主道路持续创新的强劲加速器”,来自各个院系共计三百余名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01 “讲座回顾”
讲座伊始,甘中学教授对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的道路探索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甘教授指出,道路探索是中国近现代史最鲜明的时代主题,我们要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看待这180多年的时代变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两大基本矛盾,分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然后,甘中学教授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道路前瞻三个角度,阐释了道路自信的来源问题。首先,毛泽东是世界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开辟者,也是中国最早的道路觉醒者。其次,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胆创新者。甘教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深圳与浦东两个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指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探索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路径,成为引入外资和吸取国际经验的“试验田”,浦东则是在更高水平上深化开放,展现了改革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到全国经济战略布局升级的路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瞻创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随后,甘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通用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产物和最佳载体的最新发展情况,并探讨了基于通用人形机器人的中国式制造新道路。甘教授强调,随着人形机器人成为劳动工具的主体,智力也从劳动者转移到了劳动工具,人形机器人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甘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机器人自复制原理”,并介绍了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基于冯诺依曼自复制自动机的新型制造模式:自复制机器人,这种模式利用了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和3D打印技术的泛化性,实现了AI for Engineering范式下的一系列自动化过程,包括机器人的自生成、自加工、自装配、自复制、自进化和自繁衍,最终走向自主具身智能。
在讲座的最后,甘中学教授勉励复旦学子应当践行新质生产力的自信自创之路,通过“探索-发明-创造-集成”,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复旦几代人志存高远,愿意紧跟党的前进步伐,迈向中国复兴富强的明天!
02 “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人工智能是否能使得我们向共产主义迈进、机器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是否存在机器掌控人等方面展开提问,甘教授逐一进行了解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就人工智能是否使得我们向共产主义迈进这一问题,甘教授认为,生产资料在我们劳动力创造财富的占比重越来越小,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缩短劳动时间等方式,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智能社会的到来,为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条件。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正在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休闲娱乐方式的变革,成为促进社会制度变革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可以说人工智能是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重要加速器,但实现共产主义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社会变革,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的改革。
关于是否存在机器掌控人这个问题,甘教授认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机器人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的能力将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人类。然而,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必须在人类的控制和监管之下进行,以确保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取代或掌控人类。因此,机器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技术,确保它们服务于人类的利益,而不是让机器掌控人类。
本次相辉讲堂“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自主道路持续创新的强劲加速器”讲座在热烈的讨论声和掌声中圆满落幕,同学们受益匪浅。甘中学教授深入浅出的授课,引导同学们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效,有助于同学们深化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理解,进一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03 “讲座感想精选”
程驰 经济学院资产评估专业
参加甘中学教授主讲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自主道路持续创新的强劲加速器”讲座,让我深受启发。甘教授深刻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创新驱动对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他的观点让我认识到,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文化、制度和思想的全面革新。讲座中,甘教授用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持他的观点,让我对中国自主道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场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让我对如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唐乾 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甘中学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辩证地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中国自主道路中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是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动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结构转型、文化创新的重要催化剂。教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伴随着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我们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讲座中,甘教授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开放合作,以新质生产力为支点,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技术和产业的升级,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刻变革。我被教授的深刻见解所启发,认识到作为个体,我们既要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变革,也要在变革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适应和创新,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宗罗 经济学院金融专业
在甘中学教授的讲座中,我仿佛乘坐着思想的飞船,穿梭于新质生产力的璀璨星河。教授的话语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自主创新道路的深邃夜空。他以雄辩的才华,将新质生产力比作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引擎,不仅加速了经济的腾飞,更是文化与科技交融的交响乐。这场讲座如同一场智慧的盛宴,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着创新的力量如何激荡着时代的脉搏。甘教授的演讲,不仅是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解读,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诗意展望。我被这场讲座深深打动,它激发了我投身于国家创新大潮中,以青春之我,贡献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04 “相辉讲堂”
希望通过相辉讲堂之“四个自信”系列讲座活动的开展,广大研究生能够从党和国家的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奠定立身立业、自强强国的根基,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供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排版:融媒体部 张葳蘅
编辑:融媒体部 张葳蘅、邹明越
审核:王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