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七下历史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知识梳理(2025年春)

教育   2025-01-12 15:40   河南  

点击👇统编历史课堂👇关注我,加星标★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隋朝大运河、开创科举制
教学难点: 隋朝大运河和开创科举制对后世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灭亡的基本史实。(唯物史观)
2.知道大运河的开凿和科举制度的创立,辩证评价大运河。(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唯物史观)



教材解读

一、隋的统一:
1.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朝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服赋役负担,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

影响:隋朝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认可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605年 隋炀帝
3.概况:【1、2、3、4、5】
(1)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当时世界最长的运河
(2)全长27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郡(今杭州)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五河: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4.开通的影响:
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科举制(隋炀帝)▲▲▲
1.创立:
(1)初步建立: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
(2)确立: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3)影响:

①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重大变革

②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

③他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

④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灭亡的原因
(1)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2)直接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和各地反隋队伍
2.隋朝暴政体现: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②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拓展延伸


1、正确认识大运河的开凿。
隋朝的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但由于隋炀帝的保证致使隋朝灭亡,所以后人对大运河这一巨大工程褒贬不一。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①从主观原因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首先是: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进而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和长安运输。
②从历史背景来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自三国以来,南方不断得到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北方,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无法满足需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路运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文章来源【统编历史课堂】,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课堂】
③从历史影响来看,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所以人们将它归结为隋炀帝的暴政之一。但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2、隋文帝为何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的进行统治。旧的选官制度实权在上层权贵手中,按照门第,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出任官职,不利于隋王朝的统治。
3、科举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①进步性: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才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打破了世袭制和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
②局限性: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把读书、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思想。
4、秦朝与隋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改革,如秦朝建立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如秦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隋末山东农民起义;
④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不同点:
所处阶段和所起作用不同:秦朝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秦的统一加强和巩固了封建制度;隋朝统一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时期,隋朝的统一为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开国皇帝治国重点不同:秦始皇注重政治制度建设,巩固政权;隋文帝注重恢复和促进经济发展;
对知识分子采取的政策不同:秦”焚书坑儒“;隋朝实行科举制,笼络人才。



课后活动


1.P5想一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为什么大运河是南北走向?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这是因为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
   然而,为了弥补天然河流在南北方向上的不足,沟通南北方的水路,中国古代开挖了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的走向是南北向,它纵向连接了诸多横向的水系,使得南北方的物流和人员交流得以便利

2.P7材料研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
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3.P7课后活动: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P7课后活动: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





声明:原创内容,谢绝转载!


--END--



购买公众号里的课件和微课,

可加苏子老师的微信


觉得内容不错请点赞

点“”分享给更多人





统编历史课堂
【统编历史课堂】,助力历史教与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