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的统治,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
1.了解唐朝建立的基本史实。(唯物史观)
2.知道唐太宗、武则天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分析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到“贞观之治”的历史史实,认识到统治者的在历史中的作用。(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重点:“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难点: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一、唐朝的建立 1.背景:
隋末农民大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
2.唐朝建立时间:618年
3.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4.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李世民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3。唐太宗统治时期形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1)主观原因: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②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魏征、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2)客观原因(唐太宗采取的革新措施) 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尤其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经济上: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三、武则天的统治 1.地位:武则天统治时期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统治: (1)用人上: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鼓励举荐与自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尤其注重选拔和考察没有显赫家世背景的普通士人。
(2)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武则天统治的影响: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遗风
1.P10材料研读
为什么在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他痛失了一面镜子?
一方面唐太宗将魏征比作自己的一面镜子,表达了他对魏征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魏征直言不讳的赞赏。
另一方面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位能够监督和匡正自己的重要助手。
2.P10想一想
你认为从哪方面能体现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政治上,严格考核官吏,减轻刑罚。
经济上,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P12课后活动
材料中叙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经济发展,人民富足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
1.如何评价武则天呢
武则天创立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注重以农为本,发展生产,使唐朝的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不仅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位期间大兴告密之风,心狠手辣,重用酷吏,打压政敌,大肆修建寺庙,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2.武则天的统治与唐太宗的统治有哪些相同之处? ①都重视人才的选拔; ②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③两者统治期间,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
购买公众号里的课件和微课,
可加苏子老师的微信
觉得内容不错请点赞
点“”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