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①知道遣隋使和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等基本史实,了解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史料实证)
②结合地图了解玄奘西行的史实,学习其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③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意识到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家国情怀)
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难点:玄奘西行、唐朝对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一、与日本:遣隋使、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一)遣隋使、遣唐使 1.概况:隋唐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到中国的使团称“遣隋使”“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每批都 达到百人以上,最多的一批超过500人。
2.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1)制度改革:日本仿照唐朝的先进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中央 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律令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等
(2)都城建造:都城平城京的建造仿照长安城。
(3)社会文化:唐朝的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画艺术、建筑技术、社会风俗、佛教等传到日本,对 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杰出人物:阿倍仲麻吕(晁衡) (二)鉴真东渡 1.东渡经历: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 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对 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与新罗
1.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2.代表:崔致远 3.表现: (1)派遣使臣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双方陆上和海上贸易往来都非常活跃。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学技术,建筑、艺术、服饰多受唐朝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三、与天竺:玄奘西行
1.时间:贞观初年
2.经过: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3.玄奘的贡献 (1)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我们从鉴真、玄奘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呢?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坚定信念
四、与东罗马帝国、大食的交往 (一)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与唐朝交往频繁。贞观年间,东罗马帝国的使臣到长安。开元时,东罗马帝国多次派使臣来华,进贡狮子、羚羊等。
(二)大食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 史书记载的就有40多次。中国的造纸术还通过大食传播到西方,促进了 世界文化的发展。
1、P33材料研读
唐朝与新罗的交往主要有哪些方面?
物产,文化
2、P34想一想: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
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饶,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3、P35课后活动1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文章来源【统编历史课堂】,更多历史干货,关注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4、P35课后活动2 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找相关材料,加以说明。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1.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①、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各国仰慕中国文化 ②、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③、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④、唐朝海上交通和陆路交通发达,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2)启示:唐朝的开放政策,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开放和对外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汲取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文化。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之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1)都是唐朝僧人,并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都为唐朝的对外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经艰险;
优秀品质:
勇往直前、持之以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虚心好学等精神值得我们
购买公众号里的课件和微课,
可加苏子老师的微信
觉得内容不错请点赞
点“”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