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水利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持续推进引黄济青工程管理提质增效,全力保障胶东地区用水安全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刚才主发布词中提到,工程建成通水35年来,锐意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推进运行管理提质增效,请介绍一下围绕深化改革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长军: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35年来,省水利厅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有序推进机构改革。为满足不同时期工程建设与管理需求,省水利厅积极适应管理任务调整、管理范围扩大、服务区域拓展等内外部条件变化,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先后经历了引黄济青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到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局,再到山东省胶东调水局、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等多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工程管理单位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定位更加准确、职能更加清晰,为提高运行管理效能、更好履职尽责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持续推进依法调水改革。建成通水初期,省政府颁布了“一布告、两办法”,标志着引黄济青工程管理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随着工程管理工作不断深入,省水利厅积极推动将“一布告、两办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经过不懈努力,《山东省胶东调水条例》颁布实施,为调水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管理遵循。2022年3月,为适应上位法修正、治水理念演进、机构职能调整、受水区域拓展等方面变化,对《山东省胶东调水条例》进行了修正,补充和调整了适用范围、依法行政、河长制、水费管理等内容,调水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更加完备科学,依法调水管水不断向纵深推进。
三是积极推动供水价格改革。按照保本运行的定价原则,引黄济青工程水价从“两部制”水价,到分口门、分水源、分工程的差异化水价,再到综合水价,先后进行了6次调整,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目前,执行的综合水价政策,理顺了省域骨干调水工程价格机制,构建了“一口门一价格、一城市一合同、一个平台收缴费”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水费统一收取和分配。
四是全面实施“管养分离”体制改革。通水初期,创造性推行“全天候、全方位”管理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工程运行管理需要。近年来,随着工程管护任务增加和标准提高,管护力量薄弱等问题逐渐显现。自2020年起,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425公里明渠、150公里管道暗渠、13级泵站、190多座闸(阀)站实行“管养分离”体制改革,改变了以往30余年“管”“养”一肩挑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工程管理由“自建直管”向社会化、专业化、物业化管理的重大转变,有效解决了基层一线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不断推动工程管护提档升级。同时,推行“管养分离”体制改革以来,安排社会就业岗位800多个,有效地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内需。
新黄河记者:
供水保障率和供水水质是调水工作的“生命线”。请介绍一下在保障设备稳定和水质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马玉扩:保障设备稳定和水质安全是实现安全高效调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围绕保障设备稳定和水质安全两大方面,系统施策、精准发力,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在保障设备稳定方面。一是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健全完善设备维修养护制度标准体系,制定印发《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办法》等制度及管理标准,明确各类设备日常维修养护内容、频次、标准和要求。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定期保养、维护检修,切实做到应检尽检、应保尽保、应修尽修。二是抓好隐患排查整改。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为抓手,聚焦运行管理关键领域、设备管理关键环节,常态化排查风险隐患,通过日常维护和大修岁修,闭环做好问题整改,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三是用好智慧监测技术。通过数字孪生胶东调水工程,实现对典型泵站、水闸关键设备运行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在掌握设备运行工况的同时,通过模型和大数据分析实时评估设备在线健康状况,优化运行方式,提出维护建议,延长设备寿命。
在保障水质方面。坚持以提供优质水、安全水、放心水为目标,着力构建源头管控、过程管理、终端控制的立体化水质安全保障网络,有力地保障了供水水质安全。一是强化日常管护巡视。工程实行全封闭运行管理,输水明渠段沿两岸设置安全防护网,全线3300余处视频监控全天候、无死角运行,有效阻止非运行管护人员、车辆进入管理范围,从源头杜绝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等污染水质行为。二是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15座水质在线监测站全天候实时监测,设置人工监测断面13处,自建棘洪滩水库水质实验室,并通过地表水检测CMA资质认证,检测指标达29项,为保障水质安全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三是落实生物净化措施。每年向棘洪滩水库投放滤食性鱼苗30万尾,有效减小藻类密度,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水质常年保持国家Ⅲ类及以上。四是加强应急管理。编制印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现场处置方案》,明确水质污染事件处置程序、处置措施等内容,与公安、环保等部门建立水污染打击防范防治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置水质污染事件。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刚才主发布词中提到引黄济青工程初设主要是为解决青岛市缺水问题而投资兴建的大型跨流域远距离调水工程,请介绍一下引黄济青工程通水35年来对保障青岛市用水安全、优化供水格局、复苏河湖生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发挥的作用?
万光临:青岛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87.5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8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9.5%,人多水少是青岛市的基本水情。回望青岛发展历程,正是几代人打破经济发展水资源桎梏的奋斗史。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因水源短缺及连年干旱,大沽河连续实施四次应急供水工程,同步实行限时限量供水等措施,维持主城区基本供水。国家和山东省高度重视青岛市缺水问题,1989年11月建成引黄济青工程,缺水局面才得以缓解。多年以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供水60多亿立方米,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是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以来,青岛市客水利用量从零增长至2023年的近4亿立方米,城镇用水总量从3亿立方米增长到近8亿立方米。同期,青岛市GDP从150多亿元增长至1.57万亿元,常住城镇人口从160余万人增长到近800万人,引黄济青工程为促进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13至2019年,青岛市遭遇连续干旱,大中型水库基本干涸,主要河道全部断流,客水成为青岛市主要供水水源,高峰期全市城镇供水总量90%左右为客水,引黄济青工程连续运行时间800多天,成为青岛市保障供水安全的“生命线”。
二是改变青岛市供水格局。随着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青岛刚性用水需求快速增加,用水量不断攀升。一方面引黄济青工程有效解决青岛市资源性缺水问题,客水的调入构建起青岛市“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客水逐步成为青岛市主要水源,2015年以来全市年平均客水利用约4亿立方米,占青岛市城镇供水比例50%以上。另一方面客水辐射区域逐步扩大。引黄济青工程从最初供给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进一步扩大到除莱西市以外的青岛市全域,设计供水能力从30万立方米/天提升至71万立方米/天,最高日供水超130万立方米/天,一泓碧水润泽青岛市千家万户。
三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之前,青岛本地水源优先保障生活生产用水,生态和农业用水受到挤占。以青岛市“母亲河”大沽河为例,通水之前因承担了城区供水任务,河流超取现象严重,长期断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青岛市近年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生态补水工程,推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随着客水输送到即墨、城阳、胶州和平度等大沽河流域区(市),有效置换河道水源,河道断流时间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明显复苏。通过水源置换,进一步将本地水源退还给农业,有效保障了全市粮食安全,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