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概念:土壤

文摘   2024-10-16 09:44   广东  


    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陆地表层就是土壤。

一、土壤按质地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土壤质地可以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土壤蓄水性、通气性和保肥性。砂土质地疏松,蓄水能力弱,保肥性较差,土壤温度变化较快,但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黏土质地致密、厚重,蓄水能力和保肥性强,土壤温度比较稳定,但通气性和透水性差;壤土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

二、土壤含水量

①“: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②“: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三、土壤透气性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

四、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最终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

①“:外力搬运输入;自身有机质、矿物质产出(岩石风化、生物分解);人类活动补充(施肥)等。

②“:植物吸收;雨水淋溶、水蚀风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五、土壤温度

①“收”:直接来源为太阳辐射。

②“支”:地面辐射、蒸发。

③“调”: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减小、人类活动(如覆盖黑膜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降低;覆盖透明膜可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

六、土壤剖面

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七、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A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①多山地、山脊:坡度较大,地表物质的迁移速度快,土层薄。

②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③高海拔:太阳辐射强,低温,地下水位高,冻土广布

④山前冲积扇:矿物养分含量高,土层厚,水气组合较好,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

⑤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气候、生物条件稳定,外力侵蚀速率慢

⑥阳坡: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含水率低(祁连山);迎风坡:降水多,下渗多,含水量大,土质粘重。

B气候:水分和热量条件决定母质的分解速度,影响土壤的形成速度、厚度和化学性质等。

        一般来说,高温多雨地区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岩石风化速度相对较快,土壤较厚,且多呈酸性;寒冷干旱地区岩石风化速度相对较慢,土壤往往比较薄,多呈碱性。

气候主要通过温度降水全面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

          其中,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微生物分解快,雨水淋溶作用强,导致土壤的有机质被吸收消耗多,积累少。

         高纬高寒气候区,植物生长慢,有机质吸收慢,积累多。

干旱气候区,植物少,腐殖质少,有机质来源少 ,积累少。

C生物:土壤中生活的植物、动物和  微生物不仅对土壤性质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到土壤肥力和自净能力。土壤微生物分解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向土壤释放有机物。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动物可以疏松土壤,帮助水分和空气渗透到更深的土层中。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分解有机质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分解矿物质。

D时间: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案例分析——低纬地区植被丰富区土壤贫瘠问题

①有机质积累问题:热带雨林,四季常绿,枯枝落叶较少,有机质来源少;

②有机质消耗问题:生物繁茂,生长旺盛,有机质消耗大;

③有机质流失问题:降水强度大,淋溶与侵蚀强度大,有机质淋溶流失多;

④有机质分解问题:气温高,生物循环快,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八、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按侵蚀营力分类,通常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

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

重力侵蚀表现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

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移风蚀。

发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鱼塘—台田模式

化学改良——使用酸性盐类物质; 

生物改良——种植耐盐作物;

农业改良——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等。




墨迹古韵地理视角
高考地理视角(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书法临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