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游戏的时光总是充满欢声笑语,特别是当柔软的垫子成为孩子们手中的“魔法道具”时,绿色的草地瞬间变成了他们梦想中的乐园。幼儿园里垫子多样,不仅色彩鲜艳、形状各异,更成为了孩子们创造无限可能的起点。
”哇!这些垫子能怎么玩呢?“
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结合前期玩垫子的经验,自己选来了方形垫子、圆形垫子、坡形垫子和可折叠垫子。看看今天的他们,把垫子都变成了哪些玩法。
有的小朋友把方形垫子拼成了一个长长的火车,在垫子上爬来爬去;有的小朋友用可折叠的垫子搭起了小山洞,开始玩钻山洞的游戏;有的小朋友在圆形垫子上走来走去;还有的小朋友玩起了运垫子的游戏。
这时都都提议:我们用垫子滑滑梯吧。
老师:用垫子怎么滑滑梯呀?
于是,孩子们开始忙碌了起来,轶轶搬来了可折叠的三层垫子,将右边的一块折叠过来说:“好了,滑梯搭好了。”孩子们开始尝试从垫子上滑下来。
小暖:滑不下来呀。这不是滑梯。
老师:滑梯是什么样子?平平的吗?
大川:不是,滑梯的一头在上面,一头在下面。
禾禾:滑梯的那边高,这边矮。
老师:原来滑梯是一边高一边矮的,两边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游戏解读
孩子们自主选择运用多种形状的垫子,从自由探索到聚焦主题,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不仅享受了游戏的乐趣,更在无形中锻炼了基本运动技能,体现了“强身健体”的传统教育理念。随着游戏的深入,都都提出了制作滑梯的创意,这标志着游戏从自由探索向有主题的玩法转变。教师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运用顺势鼓励提升法,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自主思考、观察、讨论,最终明确了滑梯的特征。
”看!垫子变成了滑滑梯!”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之后,孩子们对于用垫子搭建滑梯的热情丝毫未减,反而更加高涨,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游戏。
第一次尝试:唉,大垫子怎么
站不稳呢?
苗苗:“用这个大垫子试试吧!”
轶轶:“又失败了!”
苗苗:“没关系......”
苗苗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将大垫子放在地上,站在垫子后面,用双手支撑着垫子,试图让垫子形成一边高一边低的坡度。轶轶开始小心翼翼地往上爬,但刚爬到一半,垫子突然倒塌了。
第二次尝试:咦,小垫子滑不下来
小暖搬来了一块三层的小垫子,小心翼翼地叠放在大垫子的后端,来增加滑梯的坡度。
小暖:“滑不下来,怎么还是滑不下来。”
轶轶:“再高一点!”
小暖:“太好了,终于成功了!”
轶轶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于是,他在小垫子上面又放了一块三层的小垫子。孩子们成功的从垫子上滑下来了,在滑梯上尽情地玩耍着。
第三次尝试:耶,我们滑下来了
——拱桥滑梯,怎么上去呢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滑梯搭建成功的乐趣中时,小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小暖说:“我要把拱桥放到这。”
大川说:“我来帮忙。”
说着大川将一块大垫子靠在了拱形桥上,但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大川歪了歪头说:“这样上不去。”
小暖:“这可怎么办?”
大川:“那里有小楼梯,踩着上去。”
于是,他们一起搬来了小楼梯,摆放在垫子高的一面,借助小楼梯他们成功地爬到了垫子的顶端。小暖从滑梯上滑了下来,大川在旁边开心的鼓起掌喊道“太棒了”。
游戏解读
在垫子滑梯游戏的深入探索中,孩子们面临坡度不稳与攀爬挑战。教师鼓励孩子们自主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调整垫子位置和组合,成功稳定坡度,培养了观察力、调整能力和持续探索精神。引入半圆形拱桥后,孩子们在教师引导下成功攀爬,锻炼了身体、空间感知和解决问题能力。
”呀!垫子还能这样玩!”
第一次尝试(楼梯这里也可以滑滑梯)
第二次尝试(垫子可以放在攀爬架上)
游戏解读
孩子们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成功将垫子滑梯经验迁移到楼梯,创造出多样玩法,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和勇气。面对攀爬架挑战,孩子们在教师鼓励下,动脑筋、合作解决问题,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游戏结束时,孩子们巧妙利用滑梯搬运玩具,再次展现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源泉,孩子们对垫子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材料使用的灵活性、场地布局的变通性、玩法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材料活、场地活、玩法活、幼儿活这一系列“活”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游戏环境,激发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创意活、思维活、身体活、发展活,让“活”的理念在游戏中得到了诠释。
孩子们的户外游戏空间从平面垫子扩展到了楼梯、攀爬架等立体环境,他们利用环境中的不同元素创造性地搭建出各种滑梯。面对问题时,教师引导幼儿继续尝试和探索。在尝试过程中,他们不仅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还积极向同伴寻求帮助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爬行、攀爬、翻越等动作时,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还促进了肌肉力量和平衡感的发展。这有助于他们发展手眼协调和身体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游戏中展现了他们在运动方面的发展,在与环境的互动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中,体现了学习品质与运动价值的双重提升。
撰稿人/编辑:分园小一班
初审:薛艳
复审:吴佳妮
终审:朱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