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实实在在的纯利润。
成本节省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收入,而且是纯利润。在存量市场时代,微利是常态,甚至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高科技产业,生意都越来越难做,这是所有企业的真实感受。按照软包装中小型企业平均毛利20%,纯利润率5%计算,节省10万元,相当于创造200万销售额的利润。这个算式看似夸张,却有一定道理。
认识到成本节省的重要性,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成本节省是一项系统性的数字化变革战略课题,它包含着三要素:精算,精益,精进。
无数据不精益,成本节省从“三精”开始。
一、精算:准确数据分析,奠定成本节省之基
成本节省,是一场智慧的舞蹈。企业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市场的舞台上,以精准的步伐和灵动的身姿,巧妙地避开那些不必要的开支。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指令来源于准确的数据。因此说,无数据不精益。
成本节省,我们最开始想到的是精益生产,而精益生产决策的前提是数据。数据来源于哪里?数据来源于精算。因此说,精算是成本节省的前提条件,它能发现问题。准确的数据分析,才能奠定成本节省之基石。
精算,如同企业的生命之泉,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笔者任职的企业(德燊包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精算作为成本节省的首要环节,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坚实的依据。
德燊包装,从2019年导入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公司下设经营管理部,运营组织架构分为三级巴,公司是一级巴,各职能部门是二级巴,各生产车间是三级巴。从二级巴开始,分为利润巴和费用巴。负责赚钱的营销部和生产部归为利润巴,其他服务部门归为费用巴,费用巴自身不创造利润,只是服务于利润巴,费用巴的收入最后由利润巴承担,分类完毕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辅助部门成本这么高!
如何让企业的生产更具竞争力,降低辅助部门的费用呢?公司转变思维,大胆将所有费用巴转成利润巴。采购部、财务部、质量部、技术部、设备部、行政人事部都转化为利润巴,设定具体的目标,经营管理部会核定采购部每一季度所有材料的交易定价,其他服务部门服务项目量化交易定价,同时根据不同部门制定了对内对外创收目标,同步进行部门人员优化。
这件事太难了!从费用巴到利润巴的转化,看似架构的简单转变,实则是思维的转变。这些辅助部门,除了日常的事务外,都需要深挖潜力,创造效益。
有了基本的交易定价,公司开始将精力花在数据统计上。精算最难的是交易定价如何设定,将最难的克服了,核算表就出来了,单位小时核算价值也就出来了。
现在公司的报表,从最初的每月3份报表(上中下三旬),到现在的日日清每天一份报表,其中走过的弯路,流过的汗水,现在想起依然历历在目。现在,公司的经营报表按照24小时为核算频率,第二天就能清晰看到前一天公司的经营运行数据。近期,有些高耗能车间开始挑战12小时报表,因为车间负责人发现,白班和夜班的能耗费用相差3~5倍,而生产效率却相差不大,这对生产任务的排布又有了新的挑战。
精算不是简单的数字罗列和计算,而是需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从市场调研到生产运营,从供应链管理到销售渠道,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数据分析逻辑。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的数据,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提供精准的指导。
比如生产运营环节,利用经营报表和数据分析技术,公司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和效率低下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公司近几年的一些重大成本节俭项目改善就来源于此:
1、三层共挤自吹PE攻关项目(2021年):通过配方优化,当年创造节省效益达75万元;
2、干式复合转无溶剂项目(2021年),当年直接创造节省效益达45万元;
3、降低飞边损耗项目(2022年):通过调整出血位、印刷色标大小等减少用料,直接降低飞边损耗约1.2%,当年节省金额接近30万元;
4、降低制版费用项目(2022年):当年节省金额接近28万元……
通过对原材料消耗数据的分析,发现某些原材料的利用率不高,公司便会与供应商合作,优化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通过对印刷工序转单时间进行统计,发现转单时间长,进而引入快速切换(SMED)工具。同时,通过对生产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提前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停滞和成本增加。
精算,让公司在成本节省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准确的数据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盲目决策和成本浪费,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益:解决问题工具,推动成本节省之器
如果说精算是成本节省的基础,那么精益则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推动成本节省不断前进的动力。
通过精算暴露的问题,需要通过精益去解决。期间,我们现场管理的薄弱环节也纷纷暴露出来:现场6S无法形成持久的标准化,生产损耗较高,辅助部门用工成本极高,精算反馈出了问题,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或者工具去解决……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行业订单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调研与团队讨论,认为问题出在管理粗放,对员工的要求不清晰、管理不细致。于是我们决定引入TPM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