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个怪事:大家都说经济不景气,公司降工资了、裁员了、失业了、挣不到钱,可实际上生活中却出现了这么几个现象
乐活
2024-12-31 06:51
河北
大家这两年刷朋友圈是不是也发现了!好多人去看演唱会!好多人去旅游!但同时,也好多人哭穷!咋回事啊!没钱了。比以前赚的少多了。肯定跟朋友们抱怨过公司那些破事儿:裁员减薪,工资发得慢,公司快倒闭了。不只是私企这样,我有个朋友在半编制单位,工资也经常拖,他还在三四线城市呢。幸好吃住都在家里,要是去大城市,老板两三个月不发工资,房东可不会让你拖那么久房租。经济学家香帅说了,接下来几年,我们会进入“微利社会”,社会投资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就3%,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可能几乎为零。好多公司都在微利状态,有的甚至根本不赚钱。我姐开过餐馆,也做过保险,私企和政务行业都接触过,她也说了个行业大实话:现在这行情就是你欠我,我欠你,最后大家都没钱发。裁员,减薪,失业,这不是一家公司的问题,是整个时代发展的规律。打工人的美好时光结束了,那些丰厚的奖金、每年20%的加薪、靠打工年入百万的日子都成了过去。最近我队友跟我吐槽他们公司业绩考核的事儿,说有个特别奇葩的规定,就是业绩最差的那个人要扣钱。问题在于,大家工作都差不多,这就很难分出个高下。最后只能看谁加班最少,但公司又没明说加班会影响绩效。所以那个倒霉的最后一名肯定不高兴,我队友还得跟他谈判。我就说,实话实说呗:不是你做得少,是别人比你做得多。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别看同事嘴上说着不加班,实际上下班后比谁都拼。就像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实际上都在偷偷赚钱,主业副业一起搞。大家心里都清楚,虽然不用争第一,但至少不能垫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肯定有人会掉队,那些掉队的人就是不关心时事,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所以很容易成为业绩的牺牲品、裁员的对象、时代的牺牲品。跟中年人的“吉祥三保”(保安、保姆、保洁)和铁人三项(外卖、快递、司机)相比,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互联网。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生意,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写作、运营、直播、卖货这些低成本的方式灵活创业,多方面赚钱,稳稳地保平安。老百姓越来越明白啦。说到理性消费,买房并不是非买不可,买奢侈品也不是啥必须的事儿。说到享乐消费,虽然拿不出400万买房子,但花4000块去看个演唱会顺便旅个游还是挺轻松的。以前我可能会买大牌包包,但现在我更喜欢几十块钱的帆布包。不是说LV不好看,而是它那个价格对我来说不值了。花几千甚至几万买奢侈品,得到的不过是个比人还贵的玩意儿。这几千块钱,与其去喂饱那些虚荣心,不如去体验一场让人情绪高涨的沉浸式体验。就算是喜茶一杯30块的奶茶,我也开始考虑它能给我带来多少快乐呢?拿着这30块钱去菜市场,自己做顿糖醋排骨和蒜蓉空心菜,是不是比啥都来得实在,更能让我觉得生活幸福呢?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啥经济不好的时候,还有那么多年轻人去旅游、看演唱会呢?因为啊,现在比起光买东西,人们更看重的是心情好不好。就像广场舞是老年人在现实世界里的理想国,演唱会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逃离工作压力和无聊生活的一个小天地。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8到34岁的年轻人是买票看演出的主力军。特别是经过三年疫情,年轻人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更会给自己点奖励了。大家开始意识到,买东西不只是为了买东西,其实更多是为了释放压力。这样一来,对物质的追求就会减少,反而更愿意花钱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最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那些低成本的快乐,比如读书、运动、学做饭、逛公园、看艺术展、逛博物馆……生意真的越来越难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