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无论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大学毕业的人在过年回家时往往显得较为安静,早早外出打工的人则显得格外热情
乐活
2024-12-29 11:01
河北
10月到了,2024年已经过了大半,很快又要回家过春节,迎接新的一年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过年的时候,离家的时候想家,回家了又想跑。”评论里好多人说有同感,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对老家有种特别的依赖,总想让我们回去。但真的回家了,又会觉得自己跟家里格格不入,感觉孤单,甚至想逃走。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怪现象,不管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大学毕业的人好像都很难适应家乡的气氛,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反倒是那些早早就开始工作的人,跟家乡的亲戚们关系特别好,每次回家都是一片欢声笑语。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其实这跟人的认知有关。心理学上有个词儿,叫个体认知心理的差异。就是说:“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心理活动都不一样,这些差别可能是因为遗传、教育、环境、文化等多种原因。”也就是说,你受的教育不一样,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对事物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样。比如,那些一直在老家生活的亲戚,如果他们一直没接触过城市生活,那你们的生活方式和想法肯定不在一个频道上。举个例子,那些很早就开始工作的人,他们大多数人都会把结婚生子当成人生的重要任务。而那些刚读完研究生、博士生的人,他们对结婚可能就没那么着急。就拿结婚这个热门话题来说,两边的人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人会想:“都快30岁了还不结婚,再拖下去就没人要了!我都孩子好几个了。”但你的想法可能是:“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找份好工作,结婚的事可以先放一放。”这两种想法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大家的看法不一样,所以想法上会有冲突。其实很多时候,大学毕业的人回老家感觉不适应,并不是他们自己故意疏远,而是他们感觉到了别人的偏见。这里面有个词儿叫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人对那些跟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人和事,天生就有点儿敌意,觉得他们可能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说白了,这就是包容性不够的表现。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生活规则,遇到一个学历高、跟他们很不一样的人,就很难接受。他们还会用这套规则来说服别人。比如你回老家,可能就会有人问:“你怎么还不结婚呢?年纪这么大了,以后找对象难啊,大家都是二十多岁就结婚的。”“毕业后别去创业了,老老实实去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多稳定啊。”“在长辈面前要主动倒茶倒水,这样才能培养社交能力。”面对这些质问,别被吓到了,这只是他们想用自己的想法来影响你而已。爱攀比的“攀比式父母”就是中国家庭里的那种爱面子的人。比如说,家里有和你差不多的亲戚,那你们俩肯定会被拿来比来比去。小时候比谁学习好、个子高、懂礼貌,长大了比谁的学校好、工资高、找的男/女朋友好。不管你怎么比,好像都赢不了。举个例子,你研究生毕业,在大城市工作。而你的对比对象小A早早开始打工,虽然学历不高,但工作离家近。这时候,你的优势反而成了劣势。“小A工作离家近,能照顾父母,多孝顺啊。你学历再高,不能照顾父母也没用。”而且,当你抱怨外面的困难时,他们还会拿你和别人比,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比如你说:“现在找工作太难了,面试了几个岗位工资都不高。”他们可能会说:“研究生找工作还难?看来读书也没什么大用。”对你来说可能是倾诉,对他来说却像是在比谁更厉害。说到底,这是因为你们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聊不到一块儿去。就像美国心理治疗师塔瓦布在《为什么我们想回家,但又不愿久留?》这本书里说的,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啥老是待不住家里呢?主要问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了。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独立的生活方式,想要自己做主决定人生。可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听话、乖巧、顺从。父母管得太多,沟通就容易出问题,孩子在家也会变得不爱说话。还有,中国的长辈们特别喜欢给年轻人压力,动不动就越界了。比如,长辈们会问:“你有没有对象啊?怎么还不找女朋友?”“你挣多少钱啊?研究生才这点儿钱,得好好加油啊。”“你打算啥时候买房?手里有多少钱?”“啥时候打算要孩子啊,不生可不行!”这些问题尖锐得让人没法回答,年轻人也不想在春节期间面对这些压力。那些早早开始打工的人,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些问题,甚至已经把这些问题当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他们能轻松应对亲戚的提问,还能得到热情的回应。其实不管是高学历的人才,还是早早辍学去打工的人,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朋友圈子、教育背景不一样,导致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有的人能完美融入家乡的环境,而有的人注定要离开家乡。生活嘛,是自己过的,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不要被家乡的价值观和看法所左右,我们只需要客观地看待问题,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