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自然之中”——记郑迦文教授“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讲座

文摘   2024-11-07 20:31   浙江  


11月3日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郑迦文教授应邀于人文学院文艺学学科会议室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郑迦文教授对文学人类学学科术语的基本范式进行介绍,以国际视野呈现了文学人类学的两幅面孔,并强调在以人类学角度理解文学方面,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文本拓展到了口传文学。紧接着,郑迦文教授以口传文学为路径,分析具体族群的生态文化样貌,问题大致分为三个方面:苗族古歌中表现出来的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认识、对时间空间的理解、灾难叙事中体现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在具体讲解之前,郑迦文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前提,即苗族的三大方言区流传的古歌是各有特色和侧重的。

郑迦文教授指出,十七个版本的苗族古歌中都存在创世古歌、“蝴蝶妈妈生十二个蛋”的神话以及人与动物互相模仿这三项内容。苗族古歌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人和动物的形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虎变”,俊男美女都可以化身为老虎。郑迦文教授以苗族古歌的实例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苗族观念中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世界观




郑迦文教授又以十二根天柱与十二层生存空间的古歌为例,借助苗族人对自己生存空间的界定,一一说明苗族的空间概念及其对于方位的认知。苗族方位词中不存在汉族所谓的四方八位,而是只有上下游的区分,这与当地的垂直维度差异息息相关,从而得出“苗族对于立体空间的感知是适应贵州山地生存条件的”这一可靠结论。此外,郑迦文教授借助“香秀意外损毁历法书”“琵琶花开代表播种”等故事以及自身田野调查的实际经验,解释了苗族可能存在按照按照历法、生肖、物候等标准规定的时间观

针对苗族古歌中的灾难叙事,郑迦文教授认为射日神话洪水神话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苗族古歌的重点不在于歌颂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展示出的坚定意志与非凡智慧,而在于人类在灾难之后所遭遇的道德伦理上的破坏与重建,以及人性的扭曲等等。此外,苗族古歌中也包含了保罗·泰勒提出的生态伦理三要素:一个信仰体系、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一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和准则。这在苗族对于树的信奉及其认为人树共生的理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山河永留存,人生都是过客。”郑迦文教授总结性提出“人在自然之中”的结论,认为苗族古歌所蕴含的限制性的、物性的发展的观点具有重要启示。讲座尾声,现场师生积极提问。郑迦文教授就“口传文学的流变”“苗族古歌的内容是否为形式服务”等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往期热文↘


文字丨张玥佼

图片丨蒋   敏

辑丨蒋   敏

初审 | 柴培森
终审 | 陈海峰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浙师人文之窗
用心刻录声音,讲好人文故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团委对外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