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人文学院“学术之路”系列讲座之新老生交流会在25幢202教室顺利举行。2022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琳烁、2023级儿童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思睿、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卫俐米受邀参加本次交流会。她们分别从学生工作、学科竞赛和考博科研三个方面与2024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展开个人经验交流。
李琳烁从“各类学生工作主要职责”这一问题切入,与新生们交流了参加学生工作的经验。她系统介绍了各类学生工作的主要职责,以助管、兼职辅导员、院级校级研究生会、党支部支委、班委为例,向同学们具体阐释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在提及如何处理学生工作时,李琳烁为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保持服务者心态,学生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有着积极向上的服务心态;二是要积极增强业务能力,让自己尽快熟悉各项工作并从中获得成长;三是冷静面对冲突,她提及学会沟通在学生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与他人高效沟通是解决矛盾冲突的关键。
张思睿结合个人经历,对“学科竞赛”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她以创新创业赛事为例,详细分析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个赛事。张思睿为新生全面梳理了获奖作品在素材选择方面的流动性,指出获奖作品应当注重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统一。紧接着,她为同学们仔细剖析了赛事信息的获取渠道与具体参赛细则,并建议同学们及时做好规划、充分准备、勇敢尝试,为参赛打好基础。此外,张思睿提到,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可以锻炼个人能力,在每个项目中都要坚持不断学习、深入思考、积极尝试、深入沟通,最终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卫俐米以“申请读博经验与论文写作”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她针对申博所需条件为新生们详尽解答,并着重强调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申请读博是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谈及申请程序时,卫俐米从初期材料准备、英语水平、科研项目计划等方面展开,建议大家及时做好规划。涉及论文写作的问题,卫俐米鼓励大家广泛阅读,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议题,从而获得大致的研究方向。学术研究需要经历漫长的探索,在这其中要有足够强的信念感。随后,她以自身为例说明信念感的重要性,挫折只是暂时的,而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
用心传“新”,分享成长经验,传承人文火炬。本次新老生交流会为新老生们搭建沟通、互鉴的桥梁,使新生们对于未来规划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解答了新生们在科研学术、人际关系、学生工作、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困惑,让他们收获颇丰。相信2024级硕士研究生定能坚定信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往期热文↘
图片 | 谢雨彤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