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维,史料研究——记张艳国教授于历史系的座谈会

文摘   2024-10-31 21:16   北京  


10月28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张艳国教授应邀于人文学院4楼文艺学会议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由我院历史学专业胡铁球教授主持,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张艳国教授简单回顾了江西师范大学与浙江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历史,并介绍了自己关于历史政治学政治文化学新领域的工作,如进行战略性专业学科组织、学科研究引领和科研队伍聚集等工作。

随后,张艳国教授指出学习中国通史的必要性,指出了理论思维在历史研究中作用的主题。张教授强调了“通史观念和意识”“古代和近现代汇通”以及“中国和世界的比较”的重要性。紧接着,他指出大学教育要重视理论史料,两者同等重要、同时重要、兼容重要、融汇重要,应该坚持求真至真相结合,筛选升华相结合。张教授阐明了理论思维在历史研究中考虑到时间、空间逻辑,并且建议学者关注代表性问题的价值逻辑以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而后,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的不足,张艳国教授认为,史学理论成果丰硕,但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平衡;另一方面,对理论重视程度不一致。由此引申出史学研究者的必备素养:深厚的学术底蕴、追本溯源的态度以及对史学理论的思考,要关注史料时代性、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客观性,并建议史学研究者基于一定逻辑和理论深度展开阅读。史学的背后蕴含着“人”,应追求两者和谐,并以较高的思想高度来回应人的三观。

言及司马迁的总体史观,张艳国教授指出了史学研究者要不断和古人、天地对话,拥有民族之心天地之心,具有整体世界观历史观。张教授深入探讨了史学研究者既要遵循唯物史观,又要具有历史主体。他肯定了研究要重视小和实,但最后要展现出总体观并且坚持知人论世的观念。

最后张艳国教授就新时代推进史学研究的措施进行介绍,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史学研究为切入点,勉励史学研究者需要坚定历史自信、提升历史主动,奋力谱写新篇章。由此论及史学研究者担负的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史,拥有为人类做贡献的情怀和登上世界高峰的理论素养和本领,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作出高质量理论阐释,写出充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写出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所依循的历史理论。



座谈会尾声,张艳国教授提出“历史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之展望,向世界呈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气象。随后,胡铁球教授总结了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点建设以及理论与历史生生不息的关系,以及阅读经济类、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著作的经验并且点明此类宏观的研究对于历史学研究的借鉴意义。至此,本场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往期热文↘


文字丨胡   莹

图片丨许梦云

辑丨许梦云

初审柴培森
终审陈海峰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浙师人文之窗
用心刻录声音,讲好人文故事。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团委对外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