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开年至多能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与我,最大的收获确是机缘巧合下在喜马拉雅收听了一部董老师(董启言)播讲的老舍中篇小说《牛天赐传》,继而又重燃了再读老舍作品的兴趣。(附带认真推荐一下: 董启言老师播讲的老舍作品确属喜马拉雅里难得的佳作,读出了老舍作品的精髓,耐品,入味!)
若干年后又读老舍时,自己已经结婚成了家。那次细细读过了《正红旗下》, 《月牙儿》和半本老舍散文集后又因忙于各种琐事而终于放下。直到最近听播到这本《牛天赐传》,真有"暮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 之感。几十年了,我必须承认,"翻山越海"后,中国近现代文学家之中,我最爱的还是老舍。在不同人生阶段读老舍的书,虽然偏好各异,体验不同,却总会有收获,而随着阅历和年岁的增长却就越发能品读出老舍文字的韵味,越发感叹老舍的透彻: 为小说中的别人动容,是因为代入了现实中的自己和他她们,而你会渐渐发现,原来,人生如是,人性如是,不拘什么特定的时代或社会形态。
老舍作品的魅力是多元的:语言风格,社会思想,人文精神•••。而与我,老舍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的文字和思想是历久弥新的,是耐得住时事流转的。那是种历尽千帆后的风轻云淡,是世事了然后的波澜不惊,是波澜不惊之下而又泛起涟漪的暗涌,是于无声处写尽了人生,写尽了人性。这份练达与宽和,是现下浮光各现的"鸡汤"和"爽文"大概几世也修不来的("毒舌"一小下,见谅🤭)。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老舍的小说多偏悲剧色彩? 我想这大概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悲剧或喜剧,不过是种标签和人为的定义,只能界定或凸显某个时间片段内的短暂状态特性而已。从这意义上讲,任何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都远远超过悲剧/喜剧的范畴。
想说,谁的人生还不是几多悲喜剧的复杂组合体呢? 就像《牛天赐传》中的主人公牛天赐(一个天生残疾、被商人牛老者收养并抚育成人的弃婴),牛氏夫妇 和虎子;《骆驼祥子》中的祥子,虎妞和小福子; 《四世同堂》中的祁家四代和小羊圈胡同的邻居们••••••,哪个的人生能被清晰的定义为悲剧或是喜剧? 而谁又是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尺去考量善恶对错的呢?细想想,老舍的伟大之处不也正在于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