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因前来学习靠山功而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虽然是shi长级别的领导,但为人非常谦虚和底调。他有一个好习惯,每天早晨在朋友圈里发今日头条里的一则禅宗故事、一则古诗等。
我不知道这样的习惯他已经保持了多久,但在我认识他的这么多天里,每天坚持,从未中断。因此我每天都在浏览这位朋友转发的内容,以碎片化阅读并带来收益。
人的一生,最难的就是坚持做同一件事,我衷心地希望这位朋友把练靠山功和在朋友圈转发今日头条一样,能做到每天坚持下来,相信他一定会收获颇多,并能享受靠山功带来的心胸豁达,身心健康的快乐!
回到正题,今天早晨看到这位朋友转发今日头条的故事是:
禅宗故事: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有一位禅师和他的弟子。禅师年纪已高,但目光依然锐利,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弟子则年轻气盛,总有一股冲劲。一日,禅师命弟子去寻找一种名为“智慧草”的稀有植物。据说,这种草拥有使人充满智慧的力量。弟子接下任务,背起行囊,踏上了寻草之旅。几日后,弟子失望而归。他告诉禅师,竹林里没有智慧草。禅师微微一笑,问他:“你看到竹林里的其他植物了吗?”弟子摇头。禅师说:“竹林里虽然没有智慧草,但有翠竹、兰草,它们同样美丽。你只看到了智慧草,却忽略了其他的生命。”弟子答:“茶树的叶子很特别,可以泡茶喝。”禅师点头:“那你知道,为什么茶树的叶子可以泡茶吗?”禅师微笑:“茶树之所以能成为茶,是因为它与其他树有‘同’。它与竹、松、柏都有耐寒、耐旱的共性。但同时,它又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这就是‘有余’。而你之前寻找智慧草,只看到了它的特殊性,却忽略了与其他事物的共性。”岁月流转,弟子终于明白,真正的智慧并不是去寻找那稀有的、特殊的草,而是发现万事万物的“同”,抓住相通的根本。他看着禅师那平和的面容,心中的疑惑和焦虑如雾气般消散。弟子端坐于禅师身旁,聆听着这人生的教诲。他深知,这些日子里,自己在禅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用心去观察、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同”与“余”。他明白了真正的智慧并非追求表象的差异,而是探寻事物内在的相通之处。岁月如歌,禅师的教导在弟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这片竹林成为了他们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风景。
再回到心炁门郑子太极回传大业上,杨老师给了大家最优功法体系!最具远见的百年规划!最能洞察人性的“筛选”模式!杨老师甚至是希望老兵老师们的教学系统不断优化,甚至是变革并打破藩篱而带领心炁门这一脉向上攀爬。那么,每一位心炁门的同学在传承的道路上,应该是兵无常法,应该会因地制宜,走出适合或者符合当地的形式的变通的路。
但是无论怎么变通,我们每位心炁门同学必须有一个共同点,拥有对心炁门百年大计的责任心,不能损害心炁门利益为准则,做错了,立即止损。想想我在2018年以来,办了几期县直机关24式太极拳培训教学活动,在培训中把靠山功教给了学员。尤其是备战2019年马鞍山市全运会太极拳比赛,我在上课前都带大家练一会靠山功,通过推广靠山功来扩大心炁门的认知度和影响。2019年夏、秋两季的早晨和晚上,已经带动很多人在闲置的楚汉街房屋外面练起了靠山功,经常早晨练靠山功的声音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而打“110”报警。随着深秋的到来户外的瓷砖墙面变凉起来,已经不适合在户外练靠山功了,于是年前就找到体育中心的场地租房装修,于是真正意思上的在全国同学中第一家专为练靠山功和传播心炁门郑子太极的馆装修并使用了。2021年5月28日,当时有个问题问了老师,具体的事情这里就不说了,老师给我的回复如下图片:
应该说在这里公布和老师的聊天记录是非常的不妥也对老师的不礼貌和不尊重!但是,昨天在全国的【同学群】里大家为和县心炁门太极院拳架班开班公告的一些内容讨论非常热烈,有同学提议去问老师。我才想到把老师曾经答复我的一段话找出来,也算是具有共性的回答我们每个馆在实际推广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所产生的疑惑。
正于兰州的陈燕师姐所说:心炁门的每一位同学的发心和愿望都是想怎样把心炁门发扬光大,做大做强。传承的路上我们都还在不断的试探摸索。只要方向对了就大胆勇敢地前行。错了,再掉头也无妨!在传承的路上面对各种困难,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与风险,还在动脑筋、想办法。依然能保持着勤奋向上、不断积极努力走出困境的这种精神,就值得学习、点赞与鼓励。在开班公告这件事情上,我有做错的地方,就是没有和其他馆商量而作出优惠情况的决定。但我决不认同说我是贱卖心炁门功法的说法。错了就敢于承认并纠错,现决定和县心炁门太极院第二期拳架(上)的培训内容有所调整。一是取消推手基础课程的教学;二是取消学费的优惠情况,给大家遭成不便,本人深表歉意!
PS:2024年下半年,和县心炁门太极院开班计划于下,2024年下半年开班提前告知
首期郑太十三式拳架(上)班圆满结训
首期郑子太极拳架(下)培训圆满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