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集采药品质量,确保百姓安心求医问药

时事   2025-01-20 21:18   北京  

摘要

 
中青评论
希望随着相关调查核实的开展,集采药品质量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公众的用药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

近日,围绕着集采药品的质量保障等话题,社会各界展开了大量讨论。120日,国家医保局表示:近日,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对此,国家医保局将派出负责同志带队,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集采药品与医保制度紧密相连,与每一个医保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面对医生和患者的担忧,有关部门在收集有关药效问题的线索后,理应以科学态度开展核实。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问题也要加强沟通,用客观的质量和药效说服人。如此才能在节省医保开支的同时,使人民群众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能够放心、安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客观而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即“集采”)推出以来,对医保体系起到了不小的积极作用,使得大量经费能够节省下来,用到更急需的“刀刃”上。但是,任何新制度在执行中都可能出现预期之外的副作用,唯有及时查漏补缺,才能确保相关制度始终不偏离其设计初衷。


应当看到,近段时间社会对集采药品质量的担忧,并非凭空而来。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的关于“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就提到:“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集采药的药效不稳定,特别是在高血压、糖尿病药物,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麻醉药等,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药效不佳的情况,有些往往加大药量也不起效,面对如此情况医生很无奈,因为没有选择权,向上反映也没渠道。”此外,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冠心病专家卢长林在做客北青网两会直播间时也带来了关于国家集采购药的提案。卢长林表示:到2024年为止已经进行了10个批次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集采药价格均有大幅度下降,不过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大。


这些医学专业人士的意见,和网民从患者视角提出的疑虑形成了交叉验证。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无疑有必要重新审视部分集采药品的质量水准,对其作出更加严谨的检测与判断。而在“一药一议”“就药论药”之外,集采制度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在接受东方网采访时,上海市政协委员郑民华认为,应该在集采制度下多给病人一些选择,建议对进口药、国产药给予不同的报销比例。北京市政协委员卢长林则建议:应该明确标准,制定药品的成本价,另外也要严格程序,严把药品供应商质量关。


正如国家医保局的表态,“进一步维护药品集采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许。希望随着相关调查核实的开展,集采药品质量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公众的用药选择权得到充分尊重。


撰文/杨鑫宇
编辑/任冠青

中青评论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