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芳华】(9)守护生命 永不言弃

政务   2024-11-19 10:25   吉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永远忘不了被权威医院宣判死刑的那天!恐惧、绝望、遗憾,还有留恋。10岁儿子尚未抚养成人,父母养育之恩尚未回报,我还来得及去实现那些未完成的心愿吗?”长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疗区患者,35岁的丛先生绝望地说。


丛先生是一名缺血性心肌病泵衰竭患者,疫情期间突发心梗,前往权威医院进行入院治疗。住院的那段日子,他由心内科住到心外科,复杂危急的病情、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他跟家人几近崩溃。为了维持他的生命,皓首苍颜的母亲为他四处筹钱求医,而他却无能为力。当医生告知其生命可能维持不了两周的时候,他选择出院回家,度过余生。可刚踏进家门的那一刻,丛先生便出现了大呕血,极度的呼吸困难,想躺下睡一觉都成为一种奢望,看着痛苦不堪的儿子,母亲不忍,便继续多方寻医,得到的结果却出奇的一致。


几经周转,经朋友介绍来到了长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疗区。母子二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就诊,副主任医师莫敬萍详细询问病情,了解了患者具体情况,看着患者和家属求助的目光,明知希望渺茫却仍想尝试救治,于是收入病房。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极不平稳,莫医生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在常规治疗下试探性用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必须基于对心衰难治原因的充分认识,对可纠正的心衰病因和诱因进行积极处理,力图通过抗心衰用药,多通路多靶点,延长患者生命等待心脏移植。但目前就患者身体状况而言,如何让他坚持到可以心脏移植的时间成为关键的问题。故调整治疗目标,将全部精力放在维持患者心脏功能,使其坚持到可以做心脏移植成为短期的治疗目标。用莫敬萍的话说:“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地守护。”


“是缘分让我遇到了救命恩人莫敬萍医生,我从未想过,在别人眼中‘没有救治意义’的我,在她的口中,却是充满了希望。”丛先生热泪盈眶感慨道。


莫大夫废寝忘食地研究他的病情,考虑他经济条件等因素,竭尽全力为他节省医疗费用的同时,确保治疗效果“不打折”。多次与曾收治丛先生的权威医院专家联系沟通,向曾经带教老师求教,每次参加心血管疾病研讨会的时候,莫大夫都会主动找到授课的心脏科专家。


 “老师您好,我有一个复杂的病例,想向您求教”,这句话似乎成为她的口头禅。不厌其烦地向不同专家介绍患者病情,并向北部战区总院了解左室辅助装置植入;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了解肌球蛋白抑制剂的临床经验。就患者如今的状态,询问是否有更好的救治办法。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为患者找到心脏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为丛先生生命延续开辟出新的道路!经过多方沟通,终于与上海东方医院干细胞移植专家组取得联系,为他争取到了国家免费资助名额!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丛先生,丛先生难以置信却又激动无比地流下泪水!颤抖地说着:“活下去有希望了,终于有希望了……”。


半年后,丛先生回到曾向他宣判死刑的权威医院,曾经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及护工见到他后,纷纷不约而同又不可置信地问:“你竟然还活着”!佩服地说:“这样危重的患者都能救回来,长春市人民医院真行!”


现患者已经完成心脏移植前各项检查,匹配信息已经上传国家移植中心数据库。在心血管内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患者心衰得到纠正,病情得到改善,患者本人也信心百倍,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坚持康复训练!


“后续治疗会如何?患者能否坚持到做心脏移植?做完移植后效果会如何?他的生命到底能维持多久?这些问题我虽不确定,但目前,我只想为他的心脏争取更多的时间,给他活下去的希望跟信心。生命面前,我们没有权利放弃,这是作为医生的职责。”莫敬萍医生坚定地说。


生活有时会黯淡无光 ,却时刻充满着希望、感动和阳光。守护生命,我们永不言弃!




作者简介



李春艳,女,38岁,汉族。长春市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主管护师。




写作背景



长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疗区一名患有缺血性心肌病泵衰竭年轻患者,在被多家医院“宣判死刑”后,无意间到我院就医,遇到了生命的“救星”心血管内科二疗区医生莫敬萍,莫医生竭尽所能为患者争取“换心”时间,为他暗淡的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来源: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


吉林卫生健康
吉林省卫生、健康政策、法规、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