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这就是普宁」可快速关注
#英歌队员围车起舞送新人回门#
▲来源凤凰网
1月12日(采访),广东普宁新婚夫妻回门遇赤水英歌队巡游,英歌队看到婚车后主动围在车边起舞送上祝福。新郎称,当时感到很幸运,英歌象征着吉祥幸福美满,自己和妻子一定会很幸福。
据抖音广东热搜显示,赤水“英歌队员围车起舞送新人回门”的热搜在今日荣登第二,搜索指数达522.7万人次(目前还在上升),许多官方账号疯狂转载,给新人和英歌队送上祝福,为普宁英歌点赞!
网友①评论:“这种幸运是任何金钱都得不到的,祝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网友②评论:没人注意后面的字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英歌舞这类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在教育大计中传承。
据悉,英歌舞在潮汕地区已流传300多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英歌舞的故事取材于《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打鼓的是宋江,有红胡子的是公孙胜,黑胡子的是李逵。”舞英歌是带有吉祥、祥和的寓意。赤水英歌队是快板英歌代表之一。
赤水英歌舞是快板英歌的点睛之处,脸谱则是采取了戏曲元素,英歌队伍会根据人数以及表演场地的限制及时创新队形,让英歌表演有更多变化。
赤水英歌队员互相之间要配合好,鼓点与脚步对应才能体现英歌的和谐与宏大的气势 。一般来说,只有少数十几个角色因其难度与重要性要固定人员来饰演,其他队员则无固定角色。
普宁英歌“暖心”
“学艺,先学做人”,近年来,普宁英歌火爆出圈,出海英国、泰国、马来西亚,圈粉无数,带动南非、法国跳起了英歌舞,“守正创新”的普宁英歌更加珍惜“出圈”的机遇。近年来,“暖心”行为不断出现,例如英歌专门为幼儿园小孩表演、惠州表演“双向奔赴”、英歌队员保住快摔倒观众、潮州表演与学校学生奔赴互动等等。当将普宁英歌刻进普宁人的“DNA”里,或许“普宁英歌精神”,也能成为普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精神力量”。
一场英歌舞带火一座城,如今即将迎来2025年春节,也是首个“非遗春节”,让我们期待2025年普宁英歌文化节的举办,来普宁过大年,一起“看英歌、赏梅花、吃美食”,来度过这个充满温情与欢乐的节日。
KEEP PUNING
说明Statement
1、文章转载,需经过同意方可转载。
2、识别二维码,即可联系<这,先生>。
3、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
给小编一个“普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