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这就是普宁」可快速关注
据南方+报道:随着乙巳蛇年春节的到来,又迎来了英歌舞的密集巡演期。第一次观看普宁英歌或惠来英歌的观众,都会被英歌队的领头舞者“时迁”所吸引。
“时迁”之所以惹人注目,不仅在于他经常要做翻跟头等高难度动作,也因为其独特的耍蛇表演。无论是普宁南山英歌队的“小时迁”耍蛇,或者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时迁”的招牌动作飞蛇,各种金蛇狂舞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英歌舞为什么会与蛇结缘?
蛇年说蛇,为您揭秘。
▲银环蛇
▲金黄蛇
▲蟒蛇
在英歌分为快板、中板、慢板三大流派,不同的英歌队所持的蛇也有区别。据记者调查,英歌队的蛇主要有三种。
一是银环蛇。许多著名的英歌队使用的道具蛇都是以银环蛇为模板,如普宁南山英歌队、普宁富美英歌队、普宁泥沟英歌队等。
二是金环蛇。如普宁南径英歌队、惠来惠城西联英歌队、惠来惠城西一英歌队等。
三是蟒蛇。如惠来神泉英歌队。记者查阅揭阳市林业局主编的《揭阳市常见陆生脊椎动物图谱》获悉,目前揭阳全市现存蛇类有33种。黑白相间的银环蛇,黑黄相间的金环蛇,体型巨大且带有网状斑纹的蟒蛇都是最有识别度的蛇类。
英歌表演为什么要耍蛇?
这就是普宁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郑骋副教授介绍,英歌是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表演时多以《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的角色来打扮,演绎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战斗豪情和英勇气概。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歌的不同流派和地域表现中,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普宁、惠来等大部分地方的英歌多有“时迁舞蛇”传统,而汕头潮阳的大部分慢板和中板英歌,“时迁”并不舞蛇,而是与其他舞者一样,拿着英歌槌在队伍中跳同样的动作。
郑骋表示,英歌队选择蛇作为道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象征着智慧、灵性、吉祥与情义,英歌用蛇领舞,既为表演增添了神秘感和灵动感,又与梁山好汉的有情有义相得益彰。时迁手持布蛇舞动,模仿蛇的灵活多变,穿梭于英歌队伍之中,结合优美的舞步和动作,指挥队伍的行进方向、节奏和队形变化,使整个表演更加有序、协调,增添视觉效果。
此外,郑骋表示,岭南自古便是百越之地,蛇作为百越民族的图腾,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潮汕有崇拜蛇的习俗,用蛇来领舞,表达对崇蛇习俗的尊重和传承,希望能够为人们带来吉祥、平安和好运。
英歌耍蛇人为什么由“时迁”担任?
这就是普宁
郑骋介绍,英歌队中舞蛇的角色一般是《水浒传》中的时迁,其绰号“鼓上蚤”,能飞檐走壁,是梁山好汉的探子,负责传递消息和情报。在英歌表演中,“时迁”手持布蛇,脸画蛇形,戴尖顶帽,负责探路和引领队伍行进,与司鼓的“宋江”默契配合,指挥队伍,把控节奏,增强了表演的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KEEP PUNING
说明Statement
1、文章转载,需经过同意方可转载。
2、识别二维码,即可联系<这,先生>。
3、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
4、来源南方+。
给小编一个“普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