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张潇临:巾帼科技新锐

企业   2024-11-12 21:40   北京  

张潇临:巾帼科技新锐


“高校科研工作,更注重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而企业的科研任务则不同,企业的科研更注重成果转化,关注研究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这两种科研风格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任何一种环境下都需要调整相应的节奏和思路。”这是中交疏浚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张潇临在她工作小结中写下的一段话。

2023年7月,张潇临入职中交疏浚研究中心自动化系统研究所。她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并直接攻读物理电子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最终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方向是多学科交叉的固态光源视觉及非视觉应用、光学视觉系统的研发设计。截至目前,她已承担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11篇三大检索论文,申报了10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张潇临的职位是智能算法工程师,主要任务是对挖泥船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及其关键子系统进行研发工作。“看到宣传视频中的艏吹画面时,我感到非常激动。然而当真正面对挖泥船的系统时,我才发现自己对此一无所知。”面对跨行业的主营业务,这位年轻的博士遇到了难题。好在带教师傅和部门领导耐心地向她介绍了在研的科研项目背景,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从挖泥船的基本原理到在研项目的技术路线,再到实施方案的具体架构,张潇临通过学习、提问和总结,迅速熟悉了新岗位的工作方式。“以前的毕业设计都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的,而现在我们的研发工作有了团队的支持。”张潇临总结道,“我有时会因为追求严谨而纠结于每一个细节,这时就会有人帮我纠偏纠错。企业的研发不需要理想主义,而是要讲究效率。”

为了响应中交疏浚船舶智能化的趋势,并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张潇临开始致力于疏浚船舶智能航行的相关信号识别研究。她先后参与了中交集团科技研发项目“疏浚专用传感器”的声呐流量计研发工作,针对泥浆管道壁近场阵列信号处理进行了技术攻关,解决了产量流量监测设备的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她还参与了中交集团的重大科技专项“30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耙吸挖泥船智能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的研发工作,根据船舶航行安全和舱室安全监管的需求,研制了视觉、激光雷达、AIS、海图等多源融合的安全感知系统,开发出船舶安全的“数字哨兵”系统,实现了船舶安全感知预警和全天候值守功能。

“我们的日常工作既包括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大事’,也有一些琐碎且细致的‘小事’。前者付出努力能获得相应成果,而后者同样付出了大量精力却往往并没有成绩。但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对新员工而言都很重要,‘大事’可以让我们得到锻炼和提升,而‘小事’则能帮助我们夯实业务基础,加深团队间的联系。”张潇临说。

2024年,张潇临成功入选中交集团第三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并被推荐参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期待自己可以在疏浚船舶智能化领域发挥专业优势,逐步成长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十年学术生涯已经画上圆满句号,对于自己工作生涯的下一个十年,她满怀期待。


来源:中交疏浚工会

作者:卢李俊

执编:谢文发

校对:吴   蔚

如果觉得好看,那就点个赞吧

中交职工之家
传播工会声音,服务职工大众,关注职工所需,展示职工风采,助力企业率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三型”世界一流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