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团所属各单位深入推进产改工作(六)

企业   2024-11-11 20:41   北京  


持续深化“产改”

助推高质量发展

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交集团所属各单位围绕塑魂、赋能、维权三大工程,多维施策,全力推进产改工作走深走实,为中交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二航局

为全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走深走实,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支撑,二航局十巫南项目围绕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提高产业工人的认同感、成就感和获得感,让工人队伍与项目共同发展,实现双向奔赴。


一、党建引领,凝聚工人力量

十巫南高速2标项目是二航局“党建+安全”培育单位,产业工人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单元,也是坚持“党建”促“产改”、“安全”促“产改”的重要活动载体。项目部成立了网格化领导工作小组,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部门负责人、工区各班组管理人员都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中,网格负责人负责项目部与工人之间的联系沟通,确保将国家政策、上级指示精神、项目工作标准和要求及时、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工人们,同时了解工人工作和生活需要,并及时给予帮助。

在十巫南高速项目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新洲特大桥工区施工现场的显著位置,悬挂着党员示范岗标牌,提醒每一位党员和工人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确保安全生产。项目深入践行“开工即大干”理念,全体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人执行24小时轮班制,上下班时间共进退。项目班子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施工期间加强白夜班巡查,青年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工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今年国庆前夕,项目高效、安全地完成新洲特大桥主墩超大直径桩基施工任务。


二、数字赋能,提升管理质效

产业工人实名制系统,是十巫南高速项目产改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围绕产业工人实名制管理要求,项目策划时率先探索、开发“产业工人实名制系统”,并于项目正式开工时投入使用。

十巫南高速项目地处山区,点多线长,交通不便,过去纯人工统计的实名制管理方式在数据统计、信息传递和保存方面都存在较多困难,导致工人和项目双方都存在潜在的权益风险。该系统打通了从工人进场、合同签订、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作业、考勤打卡、工资发放至工人退场后信息保存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工人动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网格化管理体系为依托,确保了每个环节的高效衔接和信息的透明化,进一步促进了工人实名制管理效率的提升,为保障工人的个人安全和切身利益夯实了基础。

产业工人实名制系统,还集成了平安二航APP、班前喊话系统、考勤打卡机、安全积分兑换柜等应用工具,数字信息的快捷便利,让工人们受益匪浅,激励工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基本达到了“教育交底全覆盖、人员进退精掌控、工人考勤无虚假、工资发放零纠纷”,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教融合,提升工人素质

各工区工点开展丰富多样的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是项目部以“党建”促“产改”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通过数字化工具的集成运用,工人们能够在线实时查看自己的安全积分,并通过刷脸在安全兑换柜快速兑换想要的物品,而要得到更多的安全积分,工人们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部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班前喊话、应急演练等各类安全活动中去。

项目在有条件的工区专门打造了设施完备的班前喊话室,配备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备,为工人教育培训、技术交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由项目安全部牵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从技术质量、安全管理、设备使用等全方位为工人打造学习培训计划,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技术质量竞赛和应急演练,进一步强化产业工人的安全、质量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由于不同的安全行为可获得不同的安全积分,促使工人们由被动变主动,踊跃参与、互相竞争,无形中既强化了学习效果,自我价值感也得到了充分满足。


四航局

青年枢纽是平陆运河规划三座梯级中的最下游梯级,为国内首座5000吨级江海交接双线省水船闸。

四航局平陆运河青年枢纽工程项目部成立于2022年8月,现有产业工人2000余人。自进场以来,项目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集团大项目产业工人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统筹抓好塑魂、赋能、维权三大工程,深入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为四航局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大力实施塑魂工程,在学思践悟中筑牢思想根基

 丰富教育形式。一是充分利用班前会、进场安全教育等例会,由党员干部、领导班子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二是开展“送教下班组”活动,通过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平陆运河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三是打造文化阵地,在产业工人营区摆放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等,使产业工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四是创新教育手段,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等,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让产业工人感受文化滋养。

强化精神引领。一是定期召开产业工人座谈会,了解产业工人需求,建立健全产业工人意见反馈机制,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促进团队精神的培养。二是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荣誉表彰制度,定期开展“先进班组”评选、产业工人文明宿舍评选,树立先进典型。三是择优报送优秀工匠、优秀技工、优秀劳务队及先进班组参加平陆运河集团评优评先活动,激发产业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产业工人凝聚力和战斗力。

激发劳动热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召开“决战决胜保工期,优质高效强履约”劳动竞赛,与合作队伍负责人签订劳动竞赛责任状,制定劳动竞赛奖励机制,激发产业工人劳动热情,引导产业工人积极投身项目建设。2024年,项目部获评钦州市“工人先锋号”。


二、大力实施赋能工程,在推动发展中彰显担当作为

搭建学习平台。制定产业工人培训计划,建立产业工人培训中心,开设产业工人夜校,开展安全教育、质量控制、急救知识讲座等,全面提升产业工人专业知识水平。

注重安全教育。一是扎实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急救技能培训、应急救援演练等安全月系列活动。二是打造安全体验馆,设置高空坠物、VR体验等多项安全体验项目,全覆盖产业工人从进场到出场的安全教育培训。三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育形式,研发“安知鹊”小程序并打造积分超市,建立积分奖励兑换机制,激励工人自主学习,实现产业工人培训全覆盖。

强化技能提升。一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择优选送优秀技术能手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技能竞赛活动,同时自主开展开展焊工、指挥手、吊机手等岗位技能比武活动,提升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二是成立“杨建冲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扎实推进五小创新创效活动及QC小组活动,推动技术研发、发明专利、科研工作屡出成效。创新发明液压全回旋式边坡骨架梁安装机械手,助力骨架梁安装施工提升功率近200%。三是以党建共建为抓手,联合人社局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为产业工人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产业工人快速掌握技能并取得相关证书。


三、大力实施维权工程,在为民服务中夯实维权基础

探索实施一体化管理,建设舒心便利家园。一是打造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产业工人筑梦园,配备生活超市、理发店、食堂以及运动设施等,热水器、空调、独立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二是为产业工人提供“定点、定线、定时”的公交车式通行服务,打通产业工人上下班通行“最后一公里”。三是制定产业工人管理制度60项,采用人脸识别门禁出入系统、智能化车辆识别监控系统,同时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进行产业工人一体化管理,定期开展文明宿舍检查评比,营造舒适生活环境。

拓宽维权服务渠道,深化放心工程建设。一是设置农民工工资专员,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依法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依法合规开展薪酬发放及产业工人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党建共建,联合地方政府在产业工人营区内设置警务室,打造权益保障中心、成立平安法治服务站,联合钦州市总工会和钦州市人社局成立信访工作站、劳动争议调解站,设置劳动争议调解员,开通青年服务热线,畅通产业工人维权渠道。

强化后勤服务保障,营造安心工作环境。一是在施工现场打造幸福驿站,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二是以党建共建为载体,在产业工人营区内搭建医疗服务保障中心及医保服务站,邀请钦州市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驻点坐诊,截至目前服务产业工人1000余人;邀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开展义诊服务,服务产业工人600余人。三是联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产业工人“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为特种作业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对工人健康进行跟踪管理、动态服务。



上航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正式发布,吹响了新一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集结号”。上航局技能大师张文国对《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采访内容在上海市总工会《劳动报》刊登。


为渴望进步的工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力争到2035 年 ,培养造就2000 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 名左右市级工匠……,上航局中港疏浚公司技能大师张文国看到《意见》这条内容,格外激动,“这是国家明确提出的目标 ,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工人队伍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未来技能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深切期许 。”

2008年进入上航局工作后,他在一线船舶从事轮机业务工作,仅用4年时间就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如今的他,已创办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对他来说,文件的出台让他精神一振,“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改革措施,无疑为我们这些渴望进步、追求卓越的工匠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坚实的后盾 。  ”

《意见》提出,“鼓励产业工人立足工作岗位、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广泛开展面向生产全过程的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和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 、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 ”近年来,张文国一直致力于推行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2020年至今,他带头开展各类培训40余次,培训人员达300人次,高技能人才比例增加至40% 。“这份沉甸甸的文件更让我明确自己下一步的方向,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持续精进,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

来源:二航局工会、四航局工会、上航局工会

作者:颜莉莉喻友文张文国

执编:梁家瑜

校对:吴   蔚

如果觉得好看,那就点个赞吧

中交职工之家
传播工会声音,服务职工大众,关注职工所需,展示职工风采,助力企业率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三型”世界一流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