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起义成功后,为何陈胜要除掉吴广,司马迁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文化   2024-12-09 23:56   安徽  


戳蓝字“笑先生闲谈历史”关注我们哦。
正文

一句振聋发聩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陈胜和吴广抬升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当中,然而,人们似乎不太愿意相信: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不仅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两兄弟的身上,还同样发生了内讧。

大泽乡起义成功后,为何陈胜要除掉吴广,司马迁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一次意义深远的失败

绝大多数人接触到陈胜和吴广这两个人,是从《陈涉世家》当中。

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两句经典名言,分别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文章在选取的部分,从陈胜的野心开始,到各地发生了动荡事件戛然而止。

故事的结尾,其实不出人意料。

陈胜在称王之后,同样遇到了很多故事的起伏,不过他们的事业,还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失败的道路,也是后代不少“揭竿而起”者所走的老路,看来,英雄不读书,并不是什么好事。

早在战国时代,华夏文明的“文化圈”中本质上还是一个“贵族社会”,秦王统一了六国,扫荡了诸多孑遗,将大国分解成郡,很多小国成为了县。

秦王既然能一统天下,就注定奠定了秦王的地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中华民族认同感的一大重要来源。

不过,在当时,在很多被灭掉的国家中,他们就不这么想。

大小的贵族以及封建领地都被摧毁掉了,很多旧时的王侯沦为平民,比如张良就是原韩国的贵族,韩国没有了,张良无家可归,最终将矛头对准了秦王。

到了秦二世时期,原贵族的影响力已经被他的父亲扫除的差不多了,也没有什么“王侯”了,大秦时代奠定的规矩,官位都是要靠军功获得的,没有什么地方行政权,一般也不能世袭。

所以,想要做官,还得靠考试,努力学习公务和律法,从上到下,也只有皇帝家“源源不断”。

而陈胜的问题就要从这里开始说,到他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天下除了秦家是世袭之外,其他也没有什么血脉制的“王侯将相”了,他所表达的意思,也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了,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条“小路”去实现“王侯将相”的道路。

秦始皇带来的社会变革实在是太大了,然而又没有考虑到民众,大兴土木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因此六国人心怀各异,天下也都在遭受着秦始皇的蹂躏,到了“民不畏死”的地步。

当很多人怀着仇恨的种子且无所顾虑的时候,陈胜的一席话瞬间激发出大家的战斗热情,大泽乡起义成功,强大的秦朝瞬间就面临着失控倒塌的境地。

还有一点是,翻开陈胜、吴广的家世来看,他们和后来的项羽、刘邦一样,都是楚国人,在秦始皇所灭掉的六国当中,他们是受到屠戮最为残酷的,因此仇恨也最深。

陈胜振臂高呼,楚国人自然是最先响应,可惜的是,原本“优势”的大泽乡开局,却被陈胜所犯下的三个错误给终结了。

陈胜从兴到亡,仅仅只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按照古代战争的速度,六个月的时间,行军都是一件难事,跟不要说取得什么决定性胜利了。

可就是在这6个月的时间,陈胜不仅称王了,还给自己修筑了漂亮的宫殿,估计在他的脑海里,甚至不太明白楚国的旧王室能够给他带来极高的权威。

而过早暴露出的野心,也让广大有思考能力的英雄豪杰们渐渐离开了他,最后他的身边,仅仅只剩下了一些投机分子。

在晚清时期,洪秀全甚至都走过陈胜的老路,而最终的结果,也是世人所有目共睹的。

其二,陈胜的选官、拜将也问题颇多,由于他本身就是脑子一热受不了气,所以他选用的“心腹”也都是些堪比“后宫王妃”的人物,个个都精于算计,而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最终,陈胜失去了民心,也只能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历史还是给了他很大的偶然性,当时秦二世的主力部队都在岭南,根本来不及回援,若是陈胜当初能抓准机会拥兵入关,那么灭亡秦朝确实非常有希望。

可是,最终陈胜仅仅派出了一支偏师去,他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都没有搞清楚。

而这支被委以重任的偏师,首领为周文,周文平日里是个风水先生,他见到了陈王以后,吹嘘自己是个军事专家。

在出兵的过程中,为了在日后表现出自己损失低,他一路上都在打家劫舍,强行征壮丁让他们去前面当“炮灰”,结果在遇到了章邯的队伍后,双方都很心虚。

可周文部的“炮灰”遇到了“正规军”,立刻就慌不择路,最终灭亡。

陈胜心很大,甚至还派人去平定北方,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倒退,因为他所派出去的人纷纷在外自立为王,这也就印证了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都能称王,其他人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而大泽乡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吴广,从头开始都非常支持陈胜,特别是陈胜“死国”和“举大计”的决定。

前期的胜利固然导致了陈胜和吴广的膨胀,当他们来到楚国的旧地,这里的人自然都会怀念着楚国的过去,吴广本就是假借胡亥害死了扶苏的名义做号召的。

鉴于吴广在大泽乡的地位,陈胜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征,命武臣、张耳、陈馀北攻赵地,邓宗南征九江,周市夺取魏地。

然而,随着斗争的逐渐扩大,陈胜这支部队可谓是漏洞百出,天下大计未定,就已经是内乱不止,这一点上,陈胜和后来同样起点的朱元璋相比,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吴广死亡的真相,司马迁早已道出

按照陈胜当年的安排,吴广和另一位名叫田臧的部下是要去打荥阳的,可荥阳到底去没去打,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近代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就说,那个时候吴广和田臧都屯兵在荥阳城下,准备攻取的时候,却因为意见不合,田臧干脆假借了陈胜的命令,直接砍了吴广。

主张已经攻打城池的代表是白寿彝所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里面提到:章邯乘胜东进,到了荥阳,这时吴广己为部将田臧所杀,章邯进破田减军,攻下了荥阳,进军至陈。

不过,还有几部文献中,只提到了要去荥阳打仗,并没有城池究竟有没有被打下来,所以这件事在历史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这些分歧,主要是基于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提到的:我围荥阳城不能下。

在古汉语一词多义的背景下,这个“围”本身就有着多种解释,可以用为“围困”,也可以用作是“守卫”。

而能冒出这句话,也足以说明起义军当时所面临的处境,也正是这句“我围荥阳城不能下”,造成了大泽乡的“老二”被杀。

而田臧最终选择杀害了吴广,并不是因为他要投敌叛变,而是在指责吴广面对强敌袭来的时候所采取的政策。

而吴广的政策,也从这句话中体现了出来,当时的吴广,应该是让起义军蛰居于孤城中不得离开,更不能够主动出击,要采取更加稳妥的应对措施。

这样的态度,自然是田臧所不能接受的,他竭力反对,指责吴广这样的做法是“不知兵权”,这里面的“兵权”,讲述的就是“兵法”。

田臧再三向吴广谈到:若是秦军来了,那么我们就将会因为没有抓准时机而兵败。

而吴广的性格特点,司马迁也同样说明了。

在《史记· 陈涉世家》的内容中记载: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这段还是贬义词,说明吴广的为人并不是田臧所说的那般不可一世,可陈胜在称王之后,并没有提及到吴广是怎么骄蹇,最后田臧杀掉了吴广后,陈胜甚至都没有怪罪。

考虑到这支农民部队本就是临时行事,慌乱中组合在一起的,所以作战经验并不丰富,更别说守城这样的战事了,因此,也不能说田臧的主意比吴广推出的更好,可田臧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杀掉了吴广,并且得到了陈胜的认同。

田臧杀吴广,是因为吴广提出了田臧观念中完全不可行的意见。

可在陈胜这里,他考虑的是屁股下面的王位能不能坐稳,因为当时陈胜在大泽乡将领导地位确立起来的时候,吴广确实也有着不俗的人气,陈胜是必然要将这些考虑进去的。

“二把手”吴广死了以后,田臧将吴广的脑袋砍了下来,并且提着去见了陈王。

陈胜非常高兴,不仅没有训斥田臧,反而赐给了他楚令尹印,还封了上将军。

后来,吴广率军和秦军在敖仓大战的时候,也追随吴广而去了。

不得不说,这些也都能看出,田臧本身就是一个怀有野心的人,他不愿意屈居于吴广之下,可是又找不到什么办法去超越他,毕竟一提到大泽乡,吴广的名字是和陈胜并列出现的。

因此,他就只能用“不知兵权”为借口除掉了吴广,除了司马迁的《史记》以外,也没有更多的史料来再度确定吴广被杀的原因,而荥阳之后,吴广确实消失了。

总体来说,就是:陈胜为巩固地位想除掉吴广,田臧也想要取代吴广的领导地位,两人心领神会,所以才有了田臧“提头来见”。

可令人唏嘘的是,一位被载入史册的农民领袖,最终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倒在了部属的刀下。

陈胜的失败足可告诫后人:以毁灭秩序而“兴”的,早晚也要亡在同一个问题上。

然而,历史的教训在当年都不算特别清楚,在陈胜死之后,项羽转而变成了下一个陈胜,他的失败也同样说明:违反了民意和规律,必然会遭到挫败,甚至灭亡。

而刘邦最终恢复了天下的秩序,也是对陈胜的一种讽刺,他的白马誓大致内容是:将来有谁不是姓刘而称王的,天下共诛之!


笑先生闲谈历史
古史杂谈 ,民间野史 看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