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笑先生闲谈历史”关注我们哦。
正文
慈不理财,善不掌兵,古往今来,统帅将士者绝大多数都为狠辣之辈,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对师兄弟,师兄庞涓,心狠手辣,然而惨淡结局,师弟孙膑忠厚仁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复仇。
然而,活在那样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又有几人会真的善良,如果孙膑真的如史书中的那般印象,在两场战役中,几十万魏军又为何会全军覆没,自己的师兄也是惨死在他的手下。
同为鬼谷门下的师兄弟,为何最后走到这般地步?孙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孙膑的简介
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师从鬼谷期间,曾与庞涓为同窗兄弟,后来庞涓到魏国做官,就诱骗师弟孙膑前来为自己所用。
孙膑得到了鬼谷子的真传,庞涓自知不敌,但也无法掌控孙膑,即不为他所用,于是庞涓对孙膑下手了。
为了让孙膑彻底泯然于众,孙膑被砍掉双足,挖掉膝盖骨,同时脸上刺字,庞涓本来以为经此一番捉弄之后,孙膑再没有机会在各国出仕入相,万万想不到,他居然得到了齐国田忌的青睐,招揽为门客,更是被齐王奉为座上宾。
当时魏国还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霸主,齐国虽然顶着七雄的名头,实力早就被大大削弱,齐王却不顾满朝文武大臣反对,冒着得罪魏国的风险,也要救下孙膑。
最终孙膑顺利抵达齐国,齐王孙膑相见恨晚,未着寸功便许以高官厚禄。而在后来的两场国战中出色的表现,奠定了孙膑无与伦比的地位,也让齐王的付出见到了回报。
初到齐国,孙膑便在赛马的时候,依据上中下三等马匹比赛顺序的调整,帮助田忌在条件劣势的情况下取胜,其中的方法也被称作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这一次的舞台太小,很快赵魏之间爆发的战争,给孙膑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彼时魏国为了争霸天下,定下的国策为统一三晋,最终争霸于东方六国。
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率先变法强大起来,赵国此时还很弱小,远没有后来胡服骑射之后的强大实力,而又处于三晋的最北方,战略纵深好于魏国,于是首先被魏国盯上。
魏国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赵国不敌,于是向齐楚求救,当时楚国地处南方,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本是战国七雄中最有实力的存在,然而内部尔虞我诈,最终稍弱的齐国答应了援助,最终发兵。
孙膑对于自己的老同学庞涓十分了解,于是定下围魏救赵的计策,攻敌所必救,最终魏国打败,主力军队被大大削弱。
然而魏国统一三晋之心不死,于是很快又把目光转向了南边的韩国,三晋之一韩国最弱小,但是此时刚刚经历了申不害变法,被当时周围的国家称作劲韩,开始吞并周边的小国强大自身,魏国见状自知时机成熟,于是挥军进攻。
孙膑仿佛是对上一次没有全歼魏军有所遗憾,于是他这一次是等到了韩国被几乎攻破,魏国势力也是大损的时候才选择进攻,在马陵道伏击了魏国军队,经此一役,魏国主力被全歼,实力大大削弱,成了二流国家。
马陵之战,庞涓战死,魏国当世名将近乎全军覆没,至此孙膑一雪坚持,报了庞涓的仇,齐国也成了后来一段时间的霸主。
庞涓的失败之路
庞涓作为孙膑曾经的同窗,在二人首次交锋的桂陵之战当中,赵国因为进攻魏国的盟国宋国,因而招来魏国的报复,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随后不久被攻破。齐国军队此时伏击魏军,一次就削弱了赵魏两个国家。
十年之后,韩魏之间的马陵之战,结果,为了防止韩国彻底倒向魏国形成三晋联盟,进而威胁齐楚的地位,韩国五战五败齐国出兵,庞涓又被减灶计诱骗,败局已定,庞涓自知回天无力,于是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用一句话来形容庞涓,出门就上当,当当都一样。
昔日庞涓对孙膑的残忍举动最终还是报应到了自己的身上,孙膑也在历史上扮演了两千多年的可怜人,但是庞涓彼时已经是国之重臣,何至于为难一个还没有出仕的同窗好友呢?孙膑又真的是一个单纯的小白花么?
孙膑和庞涓的渊源
庞涓本人并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好大喜功而志大才疏,相反,当时魏国的盛景很大程度上要拜庞涓所赐,在大魏朝堂,全都看不起秦国变法的时候,唯有庞涓生出了如临深渊之感,可惜并未引起魏王的重视。
由此可见他的战略眼光是一般人所触不可及的。由此,他屡屡针对孙膑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而1964年山东出土的《孙膑兵法》里面详细记录了齐魏战争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由此,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逐渐在世人面前展开。
当年魏国处于四战之地,由此,即便出征赵国,国内留守士兵也绝对不可能少,由此,为了能够让庞涓带领的部队主力回到国内,他选择将手下的两位大将献出,这两位大将到死,都只是孙膑欺骗庞涓的手段。
庞涓以为齐国将领不懂军事,于是准备搂草打兔子,顺手收拾了齐国,这才导致最终,庞涓轻敌冒进中了埋伏。
在这场战役中,孙膑明知魏国的平陵城将广兵多,还要这两位将军前往,由此,这两人明知必死,但为了齐国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由此,孙膑手段之残忍,心地的很辣,比起庞涓来说丝毫不遑多让。
孙膑和庞涓相处多年,庞涓对于孙膑的秉性又何尝不了解?由此,庞涓的所有所为,更像是为自己的未来除掉一大隐患,若是他不先下手,那以后躺在牢房里的可能就是庞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