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上坟带上此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是何意?三人都是指谁
文化
2024-12-20 11:11
安徽
戳蓝字“笑先生闲谈历史”关注我们哦。5000年流传下来的中华历史文化中有许多礼仪、规则是经过潜移默化的演变、更改,最后在如今的社会中慢慢成为不用纸面条约明文规定,但在社会大环境中被广泛认知和熟知的社会认同规则。说起这些规则,其实大多都是千百年前古人凭借生活常识或者学习生活了解到的经验,制定了一套顺口溜或者谚语,在文化程度不甚普及的封建时期供百姓借鉴。其中像过年放烟花爆竹、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结婚时要选择良辰吉日、睡觉的时候不能对着镜子。可以说从一个人生老病死到人生大事的婚丧嫁娶,每一件大事小情在潜规则中都有中华民族自己奉行的思想。除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有着这样那样的讲究,就连死后墓地的安置、朝向,下葬的日子,还有包括后人祭拜的规矩都有各种版本的不同说法。后人上坟一来是为了祭奠祖先,二来就是为了祈求先人庇佑,不过有俗语说只有带这三种人去上坟,好运才会纷至沓来,你知道是哪三类人吗?第一类人—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之人
祭祀在我国传统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封建时期人们常认为人的死亡只是在肉体上的终结,人的灵魂在脱离肉身后依然有着精神存在,所以定期祭奠古人先辈这一习俗也就慢慢流传下来。虽然在科学文化的普及后,有关鬼魂的传说已不被信奉,不过直到现在人们之所以还保留着祭祀的传统主要的原因还是留下对先辈寄托的思念。所以古人常说带着三种人去上坟祭祀可以为家族收获财运,这第一类人就是事业有成之人。在古代家族非常注重一个人的出身和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到有权势的人非常注重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无权势的人也会尽自己所能培养孩子读书,希望通过高中状元改变人生轨迹。所以从古至今金榜题名都被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而在千百年前读书人十余年寒窗苦读最终功成名就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比起现在的中考、高考受关注度也不遑多让。当一个人在某一项自己从事的事业上取得成就,代表着自己给宗族的先辈在社会荣誉上争光添彩,是要回到自己祖先的坟墓旁感谢先祖传承的血脉之恩,不论古代还是现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个栋梁之才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论取得什么成就得到什么官爵,在一代代相传的血脉祖先面前,这个人都没有骄傲自大的资本,所以取得成就的人来祭拜先祖,不仅是对祖先培养的感恩,让九泉之下的先辈感到欣慰。更重要的是为了日后祖先保佑家族兴旺,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下贯彻孝文化的重要彰显了,古代许多成名的大人物经常祭祖上坟这也就不奇怪了。第二类人—结婚生子的人
自古以来,长辈一直都对家族后代香火的传承十分重视,有句古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劳动力极为落后。所以一方面国家朝廷鼓励百姓生育,通过生育来培养更多的青年形成更大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封建时期男权思想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可以经常在影视作品和文献资料中了解到一夫多妻制。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延续后代、传承香火是最为重要的人生大事和家族使命。对于祭祖上坟要带已成家的人,其目的无外乎有三方面。这第一方面就是对一个成年人开始步入社会、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行为认可,也彰示着自己作为家族中被认可的新成年人赋予家族使命。这第二点是对于成婚的男性可以正式将自己结婚的伴侣纳入家族的族谱,虽然女性在家族中只有姓氏没有名字,但是带新婚妻子祭祖既是对先祖的尊敬,也是对自己陪伴终身妻子身份上的认可和尊重,这一礼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最后一点原因也是在告诫新婚夫妇在结婚后虽然步入自己的小生活中,但是也应该铭记先祖的恩德,要懂得百善孝为先,孝养父母教育子孙这都是不能忘却的传统美德,对于新婚的夫妻来说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警示。对于祖先来说,面对新来拜祭的夫妻,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慰藉和满意,对墓冢前诚心诚意的夫妻,先祖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他们家庭美满幸福、子孝孙贤,对于钱财这种身外之物当然也会尽可能的帮助子孙在阴间积德获取。第三类—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之人
在古代一个人从贫下中农到富甲一方的绅士,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大多非常人可想象,而像范进中举的乌鸡变凤凰的求学例子也是少之又少,对于那些出身贫贱的普通人来说,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简直难上加难。所以很多默默无闻的学子终其一生都在奋斗求学的路上,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机会也没有脸面去祭拜先祖。一夜之间能鸡犬升天、实现人生阶层跨越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是造反起义的革命派,像项羽灭秦后有人曾经建议项羽荣归故里,项羽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这也才有了项羽称王后衣锦还乡的故事。明朝开国之臣李善长70多岁时荣归故里祭奠先祖,对于许多人来说几十年后功成名就之时,会怀念小时候童年时光,更有着年老落叶归根的想法。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在自己功成名就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还是回去祭拜祖先,感谢在天之灵的先祖庇佑,而祖先对于这些取得成就的后辈也会感到欣慰。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表明带上这三种人去祭祀能让家族获得更多的财物,但是对于封建时期的老百姓,道德层面的约束在社会层面是非常重要且收到极大重视的。人们通常会把一个人是否孝顺作为衡量他人品和能力的第一要素,所以久而久之祭拜祖先的一系列要求和习俗也就被当做规范道德行为一代代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