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介绍过的苏联画家,看看他的作品

文摘   2024-11-09 09:23   江苏  


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者是黄树南,这是在中国仅次于梅益版本的另一个比较知名、准确性也较高的译本。本人甚至更愿意阅读黄树南的译本,因为黄树南的译本,在叙事状物的时候多用动词,看起来,比梅益的译本更具动感,读起来更具有一点虎虎生风的气势。


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2000年印刷的一个版本中,曾经在书中,介绍了国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


这个版本介绍的苏联画家共有五位,分别是:依·基布里克,列兹尼钦科,斯·罗布茨基,米那耶夫,哈依洛夫。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绘制插图的十一位苏联画家,漓江版书中介绍的五位画家,有四位画家,已经在我们介绍的十一位画家行列之中。这十一位画家分别是:


1、 列兹尼琴科:中国书籍中又译成:列兹尼钦科。


形象生动,流布最广。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版插图作者是谁?曾深刻影响中国绘画作品


2、 基布里克:

笔力稍弱,俄版仍用。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俄罗斯目前采用哪一位画家的作品?


3、 布罗茨基:中译也译成:萨瓦·布歇伊斯科


黑暗风格,造型奇诡。可参阅:黑暗风格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竟然在现今的俄罗斯很走俏


4、利亚明:


线条流畅,勾勒灵动。可参阅:苏联1973年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欣赏,娴熟的线条别有风味


5、米纳耶夫:又译米那耶夫。


冷色再现,版画风格。可参阅:再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冷门场景的插图体现末世苏联共性思潮


6、乌萨切夫:


立体主义,时空拼贴。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版插图第五个版本:乌萨切夫的插图一观


中国友谊出版社2014年的译本中,采用了此位画家的插图。


7、勃尔艮克·叶夫根尼·奥西波维奇。


梅益译本,曾经采用。可参阅:梅益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使用了三版插图,你看过前两种吗?


8、鲍里斯·阿尼西莫维奇·马尔凯维奇


力求真实,笔力稍弱。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画家巡礼:第8位画家马尔凯维奇。


9、巴霍莫夫

线条局促,乍看很丑。可参阅:巴霍莫夫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有点丑,但中国图书却很青睐


10、加尔佳耶夫


速写风格,稍显潦草。可参阅:苏联画家为五百本书画了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版插图太潦草。


11、阿纳托利·马克西莫维奇·迪奥明。


功力不凡,经典脱俗。可参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受到索契博物馆青睐,足见画家绘画功力。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展示的第五位苏联插画家:哈依洛夫。


哈依洛夫的俄文名为:Лев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айлов。

哈依洛夫

译成中文名为: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哈依洛夫(1924-1996)。


哈依洛夫出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艺术学校。1942-1945 年,他参加了卫国战争,任高级中尉、师部情报部门负责人助理,被授予红星勋章。战争结束后,他在莫斯科国立艺术学院书籍图形学院学习。


自 1950 年以来,他的作品经常出现在杂志和报纸的页面上。自 1951 年以来,他参加了众多美术展览。

哈依洛夫

在 1960 年代初至 1990 年代中期期间,他为伊万·冈察洛夫、弗拉基米尔·奥多耶夫斯基、亚历山大·库普林、弗拉基米尔·科罗连科、查尔斯·狄更斯、沃尔特·斯科特等作家的作品创作了插图,累计绘制插图达 300 多本书。


有一点奇怪的地方,就是他去逝之处是在以色列的拉法。其实原因很简单,他当时是去那里接受心脏治疗,终至不治。


在漓江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页中,注明哈依洛夫的插图出现在1971年版本中。但笔者查了一下,早在1969年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中,就出现了哈依洛夫版的插图。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笔者找到的几幅插图,管窥一下哈依洛夫插图的风采。




保尔与冬妮娅相遇的场景,角度与造型都处理得不好,人物也不可爱,与列兹尼琴科版本相比,差距太大。

列兹尼琴科

与下面这张米纳耶夫绘制的作品倒显得比较相近。

米纳耶夫版插图



个人感觉,哈依洛夫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算不上特别出彩,中规中矩,与列兹尼琴科的纤毫毕现、捕捉最具代表性的动点的风格相比,明显在格调上显得疲软乏力。

这主要原因,恐怕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前的插图,太过经典,让后来者已经找不到能够超常发挥的自信与空间,所以,很难有画家能够在写实性与真实感上超越列兹尼琴科的版本。

哈依洛夫为军事题材作品绘制过非常灵动的插图,在这样的作品中,哈依洛夫似乎也少了许多桎梏,能够挥洒自如地展现人物与情景及背景相交融的鲜活形象。下面,我们看看哈依洛夫为《桥梁行动》一书绘制的插图:









我们再来看看画家为《明斯克方向》一书绘制的插图,整个插图完全是借助黑白的线条,简约地勾勒出人物与场景的轮廓,画家概括的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










再来看看画家为《斯韦特兰娜》一书绘制的插图,同样通过黑白图形的表达,呈现了人物的细腻的神态与表情:








值得一提的是,画家还为儿童科普读物绘制了形象生动的插图,其插图的说明性、工具性与知识性对我们的科普创作也能产生有益的启发。

下面我们看一本介绍船舶知识的科普读物:














哈依洛夫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用画家的独到的发现,展现了小说里那些熟悉的画面,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惊喜,但还是给我们带来一种亲切感。

他的插图,也可以看出,如果沿用这种四平八稳的真实再现小说内容的风格,是难以有突破与创新的,所以这也是有的画家另辟蹊径,采取变形、抽象、立体主义的先锋风格来演绎那些熟悉的元素,从而走出了他们的超越之路的原因所在。


文学私秘
出版有长篇小说《好女孩,谁赐我》,各平台常销。曾任《中国银幕》、《科幻世界》专栏作者。解读那些曾经的阅读史,让阅读的历史充满情怀趣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