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大家谈 | 其为生命的界线 ——学习“开阔水域避让一海里的习惯”有感

学术   2024-11-13 14:09   上海  

安全大家谈

其为生命的界线 

——学习“开阔水域避让一海里的习惯”有感

自《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问世以来,那些本应被避免的、本应不再发生的船与船之间的碰撞事故犹如光耀之下的阴影,始终未能淡出人们的视野,实在令人扼腕。

在登船参与实际工作之前的学习中,每每谈起海上避碰,无外乎“早大宽清”这四字原则,即所谓“早让宽让,让大让清”。也时常对“未能恪守避碰规则而致使船舶碰撞”的案例持有一丝疑虑,尤其是当见到了那一行写有“在开阔水域避让他船时应保持一海里距离”的白纸黑字后,那一丝疑虑便更甚。

这未尝不是一种傲慢,无知的傲慢。


直到后来,当亲眼看到大洋上三艘直直朝我船加速驶来的小船时,当亲身立于如撒豆成兵般密密麻麻地布满了AIS物标的雷达屏幕之前时,当设身处地地尝试以值班驾驶员的角度反复推演、思考如何在眼下保持安全航行时……


由此,生于无知的傲慢,殁于名为自省的黄土。


随着不断的学习,眼界的开阔,心中对于避让行为原则的思辩似乎破开了“应该恪守早大宽清原则”的外壳,开始向着更远一些的地方踏足——既然国际公认的《避碰规则》没有给予“早大宽清”清晰的量化尺度,是否已经考虑到了船舶密集区域的航行?额外予以避让一海里的规定是否又致使驾驶员不得不放弃《避碰规则》中自己作为直航船时的权利?开阔水域的界线又由谁来划定?船与船之间保证安全的界线是否依靠量化的距离规定就已经足够?


人们往往对规定的触犯趋之若鹜,即便在他们看来,那些规定不甚合理。


没有合理性的规定,或者说前人的劝诫更为合适,它必定生根自不那么美好的过往。


偶有一日,一个模糊的声音在我心中响起,恍如大梦初觉时的呓语,它说——“但那应该是习惯。”


不同于具有单一性与普遍性的规则,习惯更具有微弱的独特性与延伸性。即同一件事、同一种做法,每个人在细节上的处理都不尽相同,如让船时转舵的时间、转舵的舵角、把定后的航向、当前局面需要加车还是减车、是否还有更好的做法等等。


习惯是每个人心中独有的标尺。


现在,将其视作规定的人们各自的标尺上刻下一道划痕为限,而将其养作习惯为标尺起点的人们虽尚且稚嫩但终将同归。二者都通向同一个终点——保障航行的安全。


“开阔水域避让一海里的习惯”,对于我们这些资历尚浅、缺乏经验的年轻驾驶员而言,它既是一个便于参考的标准,亦是一个犹如悬于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般的警示,为我们划分了一条不能轻易逾越、忽视的界线——写作航行安全,读作生命的界线。


世间万物或许都有其参差,唯独生命不应当有。


没有人可以为他者失去的生命负责,并非不愿而是不能、无力去恒常地挑起这一重担。我们只能为不使他人失去生命、不使自身陷入危险而负责。


“以一海里为界线,在以往未曾考虑过未来的位置,斟酌彼此的生命。”


如此想来,“习惯”或许不单单只量化了避让原则中的“宽”,其余三字或已在其中。

………………

供稿:中海印度洋轮 见习三副 许耀斌


上海远洋
本公众号秉持“安全为上,创新致远”理念,心怀集装箱船舶管理,放眼新时代航运发展,发布船舶安全管理信息,促进海上安全绿色运输,采撷二十一世纪海丝新语,展示东方文明使者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