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在第周苑B座407会议室顺利举行了2024届硕士生毕业答辩会,生态学科6名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张朝晖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青岛农业大学郭霄副教授、山东大学郭卫华教授、郑培明副教授、张淑萍副教授和杜宁副教授等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王玉志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Margarita Redina教授、Kurbatova Anna副教授、Ekaterina Zheleznaia副教授等在线参加了答辩。
答辩会上,盛文怡以“多种生物改良方法对轻度盐渍土壤结构、养分与作物生长的影响”为题进行了汇报,刘春雨以“基于复合菌群和土壤改良剂的盐碱土壤改良与作物促生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宋逸欣以“盐地碱蓬对黄河三角洲多变环境因子的响应策略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武一鸣以“基于平行同质园实验的芦苇功能性状和生态策略研究”为题进行了汇报,刘洪祥以“COVID-19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格局的影响研究为题”为题进行了汇报,Dokuchaeva Valeriia以“Ec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a submerged macrophyte (Myriophyllum spicatum) to multiple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based on mesocosm experiments”为题进行了汇报。答辩委员严把研究论文质量关,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学术性、规范性的点评,就论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并提出了相关的修改建议。答辩人认真倾听,详细记录问题,并逻辑清晰地回答了答辩委员的问题。经答辩委员会集体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六位同学的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毕业生中,武一鸣、刘洪祥、Dokuchaeva Valeriia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生态学方向双方互派联合培养的双学位硕士生,由山东大学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双边的导师联合培养。2010年以来,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这一区域性国际教育联盟,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学者交流互访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交流,之前已有多名中国和俄罗斯研究生获得双方学位。
图文:张希娅、朱鸿
责编:刘乐乐、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