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曼拉十条”:德治+自治,实现“散漫乱”到 “净齐美”的华丽蜕变

文摘   2025-01-14 20:18   云南  


“虽有楼房鸡乱飞、进村就把臭气闻、邻里矛盾常发生”是曾经大家对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拉小组的第一印象。痛定思痛、知耻奋进,曼拉村党支部誓要扭转“落后”局面,轰轰烈烈的风气整治行动席卷全村,鼎鼎大名的“曼拉十条”由此诞生……

“地狱难度”开局

傣族村落长期沿袭火葬传统,村后山上58亩竜山便是曼拉村民祖祖辈辈延续至今的集体坟山。这片竜山既是大家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也占用了大量土地,成为村子发展经济无法绕开的堵点。殡葬是人生大事、天下难事,但留出土地发展经济刻不容缓,曼拉小组党支部毅然决然,把革除殡葬陋习作为移风易俗“第一枪”,村干部、党员户带头入户宣讲,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倡导绿色、文明、生态的现代殡葬理念,极力促成两个寨心、三个竜山合并,一改数百年丧葬陋习,仅留1.6亩竜山,其余53亩土地整合出租作为村集体经济,3.4亩划分给村民使用。“寨心一并聚人心,竜山一合壮经济”,这一举措为曼拉小组每年带来9万集体收益,群众亲眼看到破除陋习带来的幸福生活,纷纷竖起大拇指支持移风易俗。

“一颗瓜子”破局

“第一枪”改变了丧葬陋习,接下来摆在曼拉面前最紧要的就是人居环境问题。房屋乱建、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蚊虫肆虐,怎么办?必须整治!曼拉小组党支部眼睛向外,到周边县市参观考察村寨环境卫生整治经验做法,统一思想将在村内乱扔瓜子壳的不文明行为作为破局关键,小组干部和党员户带头不在自家房屋外嗑瓜子。“他们带头不在外面嗑瓜子,我们也不好意思,大家都不好意思,村里面就没有人乱扔瓜子壳了”谈起当初的情景,村民岩丙说道。在小组干部和党员户带领下,曼拉小组相继开展了违章建筑、彩钢瓦、围墙拆除,修建排水管道、绿化花池等,曾经随地可见的瓜子壳早已难觅踪影,一颗小小的瓜子带来了人居环境大变样。

“一份村规”立局

村规民约是破解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村寨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曼拉小组党支部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把它固化下来。党支部书记、小组长岩温龙如坐针毡,将村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用傣文写满了整张纸,形成了曼拉十条的最初版本。“不允许连续三天无故不劳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允许纹身”“喝酒、燃放鞭炮礼花不准超过12点”……在上级部门和勐遮镇党委3次组织修订后,最终形成涵盖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等内容的“曼拉十条”。这份村规民约还被贴在村民家中的洗漱台上,让大家起床后洗漱时就能看到。

“文明乡风”布局

好的村规民约来之不易,信守奉行更加不易!在“曼拉十条”实行之初,小组干部对自己违反村规的家人也一视同仁,岩温龙就因为父亲缺席村民大会,让父亲缴纳了20元违约金。村规民约是“硬规矩”,文明建设就是春风化雨的“软环境”。曼拉小组党支部聚焦乡风文明“大提升”,由党员干部组建“快板宣讲队”,将党的方针政策、“曼拉十条”等内容,以“傣汉双语+快板”方式让群众喜欢听、记得住、愿执行。一直以来,曼拉小组坚持开展高考优秀学子表彰、70周岁以上老年人集体生日庆典等活动,崇文重教、尊老爱幼已经成为曼拉新标签。

走进如今的曼拉,整齐亮眼的特色民居、干净宽阔的村内道路、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令人拍手称赞。曼拉小组于2021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党支部也先后荣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称号。文明新风吹过曼拉,我们一同期待这个文明新村的更好明天。


本期编审:韦浩然

本期编辑:陈婧怡  

文章来源:文明勐海

投稿邮箱:mhxzzbxwb@163.com

勐海先锋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