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庄》刊发:云南省勐海县曼尾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集体增收好“钱景”

文摘   2025-01-10 20:18   云南  

《中国村庄》2024年第12期刊发

云南省勐海县曼尾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集体增收好“钱景”

                            ▼原文如下

       勐海为傣语地名,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世居傣、哈尼、拉祜、布朗等8个少数民族,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国家级一类口岸打洛距缅甸景栋仅86公里,距泰国北部口岸米赛仅240公里,是我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勐海县以茶、粮、糖为优势支柱产业,是普洱茶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野生茶树王以及古茶树群,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粮食以水稻为主,盛产优质米,自古有“滇南粮仓”之称,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和糖料基地。

     曼尾村,位于勐海县勐海镇东北部,距镇政府5.9公里,下辖曼尾、曼满、曼吕、曼蚌、曼养罕、曼恩、曼陆、曼冈、曼来、曼法10个村民小组,以傣族为主,国土面积12.44平方公里,有农户616户3779人,设10个党支部,有党员96名。全村耕地面积6923亩,主要以种植水稻、茶叶、甘蔗、蔬菜、石斛等为主,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

     近年来,曼尾村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党组织领办公司、村企合作等方式,持续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效,202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6万元。


深挖优势“引”

     长期以来,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曼尾村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为打破先天条件给发展带来的瓶颈,曼尾村立足自身优势,多点发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先后到大勐龙镇曼飞龙村、嘎洒镇曼景罕村和勐遮镇曼拉村等村寨观摩学习,凝聚党群合力。
    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拆除了老旧墙体和围墙,新建了花台和水池,绘制了傣家特色生态墙体绘画,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雨林茶业、合德茶业等多家企业落地,同时依托温泉资源禀赋,引入雨林温泉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万余元,把村寨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村企合作“联”

     曼尾村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公司+企业”模式,党总支书记作为法人,创办勐海曼尾振兴土地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土地41亩,引入勐海长兴市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包含107间铺面、3栋专业仓库、2栋钢架仓库、1栋综合楼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专业茶叶交易市场,有效带动10余个周边企业发展拉动就业600多人,曼尾小组每户每年实现增收5000余元。
    曼养罕党支部通过“党组织+企业”,引进勐海高海拔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建成勐海毛茶交易市场,搭建电商平台12个,培养、招聘主播20余名,带动周边农户就业60多个,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8万元,实现企业发展与村集体增收双赢 。


整合打造“聚”

     曼尾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依托云南勐海产业园区优势,通过村庄统一规划、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提升改造农村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环境、提升乡风文明等工程,打造“利益共同体”。
     在党组织引领下,村内有12家办起了餐饮、38家开起了民宿,新业态逐步发展起来,形成“1+1>2”的溢出效应。同时,积极探索“党建+人才”模式,深入挖掘、发现和培育乡村能人、致富带头人10人,累计发放助学金2.6万元,2023年资助本科新生13人。
     结合就业需求,党总支积极联动行业部门,开展仓储物流、茶叶加工、农机驾驶等实用技能技术培训6期,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学技能、增本领,推动各类人才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本期编审:韦浩然

本期编辑:陈婧怡  

文章来源:《中国村庄》

投稿邮箱:mhxzzbxwb@163.com

勐海先锋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