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需“出门”“敲门”“上门”

文摘   2025-01-10 20:18   云南  

       

岁末年初,走访慰问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是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也是传达组织关爱的有效途径。想要提升走访慰问效用,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要善于用好“三门”工作法,做好“出门”摸排、“敲门”问需、“上门”解忧工作,提高慰问“准度”“效度”“温度”,才能让慰问“进心坎”、出实效。

“出门”摸排确保走访慰问有“准度”。走访慰问落地要“实”、掌握要“细”、关键在“准”,结合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开展走访慰问之前,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一线开展摸排,扎实做好事前调研,全面掌握慰问对象的家庭组成、收入来源、住房条件、健康状况等生活情况,精确统计慰问事项,建立健全摸排清单,做到底数准、民情熟、准备足。针对贫困农户、老弱病残、致富典型等不同群体,要量体裁衣制定走访计划,有的放矢提供实际帮助,确保慰问工作部署到位,责任履行到位,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敲门”问需,确保走访慰问有“效度”。走访慰问不是作秀表演,也不是走走过场,要做到带着职责、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思考,学会“卷起裤腿”到田地里体民情、在“家长里短”中察民意、以“有问必答”的态度暖民心,切忌“打卡式”走访、“官腔式”慰问、“作秀式”调研。做好慰问工作的同时,要带着“问题”和“身份”去,及时掌握村民急难愁盼、村庄发展热点难点,厘清政策落地落小的堵点痛点,全面宣传项目资金、扶贫贷款、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利好信息,持续扩大走访慰问激励、辐射作用。

“上门”解忧,确保走访慰问有“温度”。走访慰问不是“一个时节”,也不是“一阵春风”,而是上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常态长效的过程,党员干部并不是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粮油、衣服鞋子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慰问调研开局,认真梳理汇总群众的心声、期盼、建议,分门别类研究,能解决的马上协调解决,能想办法解决的尽快督促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说明,同时要注重回访跟进、强化跟踪问效,以“点对点”“实打实”“手拉手”的帮扶模式,为群众提供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在走访慰问时带走“民困民忧”,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本期编审:韦浩然

本期编辑:陈婧怡  

文章来源:云岭先锋

投稿邮箱:mhxzzbxwb@163.com



勐海先锋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进行时
 最新文章